|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建交50周年北京峰會:中歐各說各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標志中歐建交50周年的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舉行。盡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來訪的歐盟領導人強調,中歐之間既“無根本利益沖突”,也“無地緣政治矛盾”,但這次紀念建交50周年的北京峰會凸顯的是雙方分歧之深。如果說高級別政治對話確實是雙方各自闡述根本立場的機會,但從目前傳出的消息來看,這次峰會與聾子對話無異。


當前困擾中歐關系的主題事實上既有經貿利益,也關系著地緣政治利益。在經貿領域,歐洲方面最為關心的是歐洲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2024年已經達到了3570億美元,這與中方在對外關系中頻繁強調的所謂“雙贏”相距甚遠。在巨額貿易逆差背後,是中國產能過剩對歐洲產業鏈形成的沖擊,尤其是近年中國產電動汽車和光伏產品的大量湧入。在歐洲看來,這些因政府補貼政策而獲得價格優勢的中國產品對歐洲構成不公平競爭。自去年底起,歐盟開始對這些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中國方面矢口否認不公平競爭指控,針對來自歐洲的進口豬肉產品、白蘭地以及乳制品等也展開反傾銷調查。雙方最新的以牙還牙式較量涉及的是醫療器械進口。

中歐之間另一道難解的問題,是稀土的進出口。中國目前控制著全球70%的關鍵金屬生產與提煉,在數字化以及能源轉型時代,這意味著中國把握著歐洲發展高科技產品以及電動車等能源轉型產品的命脈。


如果說歐盟希望能與中國平衡彼此間的貿易往來關涉的是經濟利益的話,這種嚴重的不平衡背後,對中國產業鏈的嚴重依賴則關系著歐洲的戰略利益,使得歐洲隨時可能因為堅持自身立場和價值觀,而面對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在涉及中國人權議題,尤其是新疆維吾爾人命運、藏人命運、香港一國兩制遭到的破壞等議題時,迫使歐洲不得不瞻前顧後。幾年前,歐盟成員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的立場引來中國的貿易打壓就是一個典型例證。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更讓歐洲切身感到了這種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隱藏的危險。

在地緣政治領域,中歐之間也並非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沒有根本的地緣政治矛盾。自2022年2月底爆發的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就是最近三年來阻礙中歐關系順利發展的一大因素。在歐洲看來,俄羅斯發起的侵略戰爭將戰火重新帶到歐洲大陸,倘若聽任俄羅斯得手,這種安全威脅有可能繼續蔓延至其它國家。而中國在與美國全面戰略競爭的關系下,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突飛猛進,中國從未公開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而且,一方面,歐盟為制止侵略戰爭對俄羅斯實施各種制裁措施,另一方面,中俄經貿關系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則在不斷推進。在歐盟看來,中俄經貿往來正不斷為俄羅斯的戰爭機器輸血。在美國川普政府急於從烏克蘭戰爭中脫身,迫使歐洲必須承擔起更多的安全責任,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的情況下,中國當前在俄烏戰爭議題上的立場注定令中歐關系難以推進。


如果說,歐洲此時正面對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戰壓力,難以與中國再開貿易戰第二戰場的話,中國當前的被動形勢並不遜於歐洲中國自新冠疫情之後,經濟復蘇乏力,又面對西方各國企業因應不斷重重設限的中國市場,希望分散壓力、分散風險的所謂脫鉤斷鏈的趨勢。中國國內嚴重的房地產危機以及持續低迷的國內消費,更加重了中國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貿易大戰在一度高度緊張後,雖然逐漸松緩,加征關稅措施一再延後執行,但一方面,中美雙方尚未達成任何貿易協定,另一方面,川普政府壓力下陸續與英國,與越南,與印度尼西亞,與日本等國達成貿易協定,這些協定對於中國的對外貿易也同樣會形成或多或少的影響。更何況,川普政府全面展開的貿易戰的目標之一就是中國。在這種情景之下,歐洲聯盟既不希望在他國市場上受阻的中國過剩產能更多地湧入歐洲,也難以為和緩與中國的關系做出令美國不悅的讓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5年7月24日在北京人大會堂,與出席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會談。

因此,2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的實質意義可能更在於它得以舉行,讓雙方有機會在高級別對話中闡述各自立場,但各說各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吁歐洲要加強中歐互信,希望歐洲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強調,歐中關系正處於一個關鍵節點,希望中歐雙方承認彼此的關切所在,並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案。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再次呼吁中國利用其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說服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的戰爭。馮德萊恩強調指出,中俄關系是中歐關系中的決定性要素。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