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释永信惹麻烦: 释永信44年少林生涯,打造个人IP比雷军还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谁也没想到,超脱尘世的少林寺会卷入如此大的风波。


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发布注销释永信戒牒的公告,公告称“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同意河南省佛教协会申请,注销释永信的戒牒。”




戒牒是佛教教职人员的受戒法定证明文件,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颁发,记载个人身份信息和传戒师名录,是僧人申领资格证书的必要依据。一旦注销,释永信将无法再以僧人身份参与宗教活动或担任寺院职务,释永信被注销戒牒,意味着他正式丧失了佛教僧侣的合法身份和资格,相当于被佛教界“扫地出门”。

至此释永信不仅身陷囹圄,其44年的僧侣生涯也被终结。但是其推动的少林寺商业化、全球化进程现在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44年少林生涯


1981年,16岁的安徽颍上少年刘应成离家出走正式在少林寺出家。此时的少林寺没有什么影响力,处于极度衰败的状态。当时寺院仅存十几名僧人,其中9位是年迈老者,日常依靠28亩旱地艰难维持生计。寺院主体建筑在1928年军阀石友三焚毁后尚未恢复,仅残存少数破损佛堂,法堂、钟楼、鼓楼等重要建筑均成废墟。

1928年的焚寺事件使少林寺主体建筑化为焦土,此后的战乱与社会动荡更让寺院长期失修。尤其文革(专题)期间,宗教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僧人甚至不敢公开诵经,导致寺院传承濒临断绝。1981年的少林寺既无游客香火,也无武术传承体系,仅剩的僧团在行正长老带领下艰难守护最后香火。彼时行正长老已双目失明,寺院管理更显困顿。


如此破败之下,整个少林寺香火冷清,既无宗教活动声势,也缺乏文化影响力,完全不见千年古刹应有的庄严气象。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方丈行正法师,原本以为这个年仅16岁的少年只是一时冲动,但看到他对佛学经文已有所理解,便收下了他,法名“永信”,认为刘应成“佛缘未泯”。

进入少林寺以后,刘应成再没用过真名,从此以释永信开启了一段“传奇生涯”。当时寺院生活清苦,释永信和十几名僧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挑重担,生活清贫,被释永信视之为修行。清贫的修行生活,未能掩盖住释永信超凡的商业头脑,少林寺在他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繁荣。



释永信聪明、踏实能干,迅速赢得方丈释行正的赏识和信任,并委派他游历四方,江西云居山、安徽九华山以及北京广济寺等多家寺院都留下了释永信的足迹。通过学习佛法和互动交流,让释永信见识大增,开始对少林寺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游学归来后,释永信顺利进入少林寺的“核心”管理层——民主管理委员会。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