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失控?广东出现基孔肯雅热集中感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卫生部门数据显示,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病毒感染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扩散,已有广东以外省市要求自粤返回者采取自我医学监察措施。


基孔肯雅热又称屈公病,主要透过蚊子叮咬人类传播。卫生官员强调此疫病致死率极低,但仍可能给患者留下长远影响。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警告各国加以防范,并指出,由于人类感染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等类此,患者有可能被误诊。


广东、澳门与香港当局纷纷开展灭蚊行动,并呼吁民众做好个人防蚊措施。但自7月下旬以来的持续暴雨天气带来了麻烦。

基孔肯雅热是甚么?它都有哪些症状?

据世卫组织介绍,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被发现。病名源于坦桑尼亚南部的基马孔德语(Kimakonde),意思是“变得扭曲”。这源于患者会因为严重关节痛而弯腰。

基孔肯雅热常见由埃及伊蚊(Yellow fever mosquito;又称埃及斑蚊)和白纹伊蚊(Asian tiger mosquito;又称亚洲虎蚊、白线斑蚊、花斑蚊)传播,它们同时会传播登革热(Dengue fever;又称骨痛热症)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又称兹卡病毒)。蚊子叮咬感染了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人类,吸食其血液,从而带毒,继而在叮咬下一个人时向对方传播病毒。

受感染的患者通常在被蚊子叮咬后四至八天发作,但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12天。症状为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也可能伴有关节肿胀、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

非洲国家肯尼亚沿海城市蒙巴萨市郊班布里(Bamburi, Mombasa)居民梅西(Mercy)一家先后感染了基孔肯雅热,她告诉BBC 斯瓦希里语网(BBC News Swahili)染病经过。



白纹伊蚊是基孔肯雅热等多种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事情发生于5月下旬。梅西说:“我像往常一样出去做日常活动,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你知道吗?爸爸还没起床。’我问为甚么,他说他醒不来。”

“当我跑回家时,发现他痛苦不堪,甚至无法抬起手臂,像个小孩子一样哭泣。”

梅西赶紧把86岁的父亲送院,但他最终病逝。之后,梅西和其他三位家人也确诊感染了基孔肯雅热。

世卫组织指出,由于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相似,患者有可能会被误诊。


BBC未来网(BBC Future)曾报道,多项研究显示,飓风过后,经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如西尼罗病毒、兹卡病毒、登革热及屈公病的发病率往往会上升。

万一感染基孔肯雅热会有哪些影响?哪些人尤其需要注意?

世卫组织介绍,基孔肯雅热感染所导致的关节痛会使患者身体虚弱,并会持续几天,但也可能达到数周、数个月,甚至数年。

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偶尔也会引发眼部、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高龄尤其是有基础病的患者,或者是染疫母亲所诞下的婴儿,和出生首数周内遭带病毒蚊子叮咬的新生儿,均有更高的重症风险。

中国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重症患者可能要面对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但强调基孔肯雅热的致死率极低,通常低于0.1%。

世卫组织称,按照现有的医学证据,患者康复后,很可能对未来的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免疫。

中国大陆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目前处于甚么状态?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