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美關稅大棒砸下,台灣多少產業恐成"慘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8月7日,美國政府公布的“調整後對等關稅稅率”正式落地。這一棒直接打到了賴清德臉上。


賴辯稱“20%是‘暫時性’關稅,後續還有望談判、調降”,還大肆鼓吹“20%比之前的32%低,台灣(专题)贏了”等說辭,被島內輿論痛斥為“喪事喜辦”“還在騙”。事實上,美國台灣征收20%關稅,高於對日本(专题)、韓國歐盟征收的15%關稅,連日來已令島內業界哀號不斷。

台灣《財訊雙周刊》社長謝金河表示,稅率只要高於15%就都是利空,“台灣一定哀鴻遍野”。台灣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也稱,產業界非常不樂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還有台灣投資顧問公司預估,美關稅政策將大幅影響台灣GDP年增長率。可見,20%的關稅大棒對台灣產業界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那麼,美國濫施關稅下,台灣哪些產業將受到嚴重波及、淪為“慘業”?譚主綜合島內相關部門、機構及學者分析,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

低毛利率產業首當其沖

20%的新關稅將直接推高台灣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成本,其中低毛利率產業首先受到嚴重沖擊。


台灣指標性征信機構、CRIF中華征信所5日發布報告指出,“對等關稅”讓毛利率低於20%的產業“痛苦指數攀上高峰”。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毛利率低於20%的台灣出口產業類別有9項,包括電器電纜、油電燃氣、電子零組件業、水泥工業、紡織纖維、電子通路業、鋼鐵工業、塑料工業和光電業。




△島內媒體節目截圖

台灣學者、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林承鐸告訴譚主,當出口產業的毛利率低於關稅稅率時,幾乎就等同於整個利潤被徹底抹平,甚至轉為虧損。假如某項台灣出口產品的毛利率為15%,在20%關稅下,每賣出100元產品,就要賠5元,相當於做虧本生意。低毛利率產業本就利潤微薄,一旦進入“毛利率小於關稅率”的區間,企業只能被迫停止對美出口、縮減產能甚至裁員,迅速被淘汰出美國市場。

有島內業者控訴稱,光是對低毛利率產業,關稅大棒的殺傷面就如此之廣,賴清德卻還在粉飾太平,難道不心虛嗎?

出口“競品”產業因“關稅差”受重傷

中國台灣地區的20%關稅高於日本韓國歐盟等的15%,因此在同質產品出口的競爭上,台灣處於劣勢。島內產業界憂心,這些“競品”產業將在“關稅差”的沖擊下受重傷。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