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緊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價怵目驚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美中科技與貿易戰的喧囂背後,一個鮮為人知的中國內陸城市——包頭,正悄然掌握著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命脈。 這裡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地,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絕對權力,以及為此付出的慘重環境代價。 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深入這座“稀土之都”,為我們揭開了這場資源戰爭背後,怵目驚心的真相。


世界電子產業的心臓在內蒙

當我們輕觸智能手機的屏幕、啟動電動車、或贊歎風力發電機的潔淨能源時,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現代科技的奇跡,都仰賴著一種名為“稀土”的關鍵原料。 而全球超過三分之二、歐洲高達98%的稀土需求,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源頭:中國內蒙古的包頭市。


這裡的白雲鄂博礦區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床,其產量與儲量更讓中國在稀土領域擁有近乎壟斷的地位。 稀土並非單一元素,而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它們是制造強力磁鐵、特殊玻璃、精密激光和電池等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成分——從iPhone、特斯拉電動車到F-35戰斗機,無一例外。

正是這種獨占性的地位,讓稀土成為北京手中最強而有力的經濟武器。 每當國際政治緊張,特別是在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中,稀土牌便會被搬上台面,成為恫嚇西方的籌碼。 北京深知,一旦切斷稀土供應,從半導體到國防工業,整個西方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鏈都可能面臨癱瘓的風險。



1957年正式投產的白雲鄂博鐵礦,如今已開采一甲子。 當初曾有“以鐵為主”還是“以稀土為主”的定位之爭,1965年基本確定“以鐵為主,綜合利用”的方針。 多位專家表示,對白雲鄂博礦的開采過去比較粗放,鐵礦石中所含的其他礦產資源,都隨著選礦廢渣、廢水進入到尾礦庫裡,等於白白浪費。

新華社指出,白雲鄂博礦是世界公認最大的稀土礦,也是全球唯一具備17種稀土的豐富礦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宏瑞表示,白雲鄂博的稀土,實際上不止目前普遍認為的占中國83.7%的儲量,“它可能超過世界目前探明儲量1.2億噸的總量”。


壟斷的代價:一座浸泡在毒水中的城市

中國藉由稀土支配全球高科技產業的權柄,卻是以犧牲當地環境與人民健康為代價換來的。 《南德意志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在包頭市郊,存在著一個面積廣達10平方公裡、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尾礦壩——一個儲存著數億噸提煉稀土後剩余放射性與劇毒廢料的人工湖。


這個巨大的毒湖,透過沒有任何防護的土壤,持續將含有砷、鉛等重金屬以及放射性元素釷的污染物滲入地下水。 記者在現場目睹了令人不安的景象: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化學氣味,土地寸草不生,而當地居民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旁。 一位在附近耕作超過30年的農民受訪時無奈地表示:“這裡的水,已經沒人敢喝了。 牲畜喝了會生病,種出來的莊稼,我們自己也不敢吃。”

官方數據顯示,包頭當地居民的癌症發病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肺癌、胰腺癌和血癌。 盡管官方從未將此與稀土開采直接掛鉤,但在當地人心中,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一位當地學者更沉痛指出:“我們用犧牲好幾代人健康的代價,換取了所謂的經濟發展和戰略優勢。”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礦場”

中國的稀土戰略,並非一蹴可幾。 從鄧小平時代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宣示,到21世紀初,北京開始有計劃地整合國內稀土產業,透過設定出口配額、打擊非法開采,並利用低廉的環保和人工成本,成功將全球的稀土提煉與加工產業鏈緊緊地抓在手中。

過去,西方國家(如美國的Mountain Pass礦場)也曾是稀土的主要生產者。 但由於無法與中國的低價和寬松環保法規競爭,這些礦場紛紛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關閉。 直到近年,西方世界才驚覺自己在關鍵資源上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已經深到無法輕易擺脫,這才急忙試圖重啟國內生產、尋找替代供應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