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印度: 英媒:印度为何培养不出英伟达、DeepSeek?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北京时间8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财经记者汉妮·桑德尔(Henny Sender)周三发文,质问印度(专题)为何培养不出来英伟达、DeepSeek这样的公司?

以下是文章全文:


今年,当DeepSeek一鸣惊人时,这款大语言模型被誉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它象征着中国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挑战美国和硅谷主导地位的雄心。

然而在印度,DeepSeek的这一突破却引发了沮丧与深刻反思。这个南亚国家向来以其优质工程人才为傲。毕竟,在英伟达开发最前沿芯片的工程师中,有不少就是印度人。他们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名校,以及本土竞争极其激烈的印度理工学院。

那么,为何印度为何却培养不出英伟达或DeepSeek这样的公司?尽管坐拥优质人力资本和IT服务优势,印度似乎仍与一系列尖端技术相去甚远。

缺乏真正创新

印度多个行业正出现一个令人担忧的模式:持续缺乏创新,”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驻新加坡董事总经理维努戈帕尔·加雷(Venugopal Garre)领导的分析师团队指出,“这是印度几十年来反复犯的错误。国内企业格局很大程度上由‘贸易商’和‘经销商’(只做买卖和分销,不涉及技术创新)主导,他们只满足于打造品牌,却把真正的创新拱手让给了世界其他国家。”他们补充称,这种情况在国防、太阳能、电子制造和汽车等行业都存在。


其他分析师可能还会把制药业加进来。许多印度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是等待美欧药品专利到期,然后生产仿制药,而这些药的大部分活性成分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




在那些批评印度在这些领域持续缺乏创新进展的人中,就包括备受尊敬的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今年4月,他在这一话题上的一段独白走红网络:“我仔细研究了很多我们创业公司所谓的成功故事……我至少认识三四位亿万富翁,他们的孩子做的就是高档曲奇和冰淇淋品牌。我对这没什么意见,但这就是印度的宿命吗?印度的未来就满足于此吗?”

这位部长指出,相比之下,中国正在打造半导体芯片,以及以电动汽车和尖端电池技术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

人才流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印度持续的人才流失。以尼尔坎特·米什拉(Neelkanth Mishra)为例,他是印度总理莫迪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私营银行Axis Bank首席经济学家。20多年前,他从最负盛名的印度理工学院毕业。他透露,当年他那一届计算机科学专业成绩最好的30名学生中,不仅有多达26人定居海外,而且都已加入美国国籍。

这意味着,他们基本不可能回国效力,或许只有退休后才会考虑叶落归根。正因如此,这些人才在美国缔造了英伟达,而非在班加罗尔或海得拉巴。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