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香港: 日本投降80周年 這群香港老人堅持向日索賠軍票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二戰日軍占領香港期間,居民被迫兌換數以億元計的軍票,一群當時還沒出生的老人家繼承了向日本追討賠償的任務,擔心事情無以為繼。https://t.co/g1nDqJ2E54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13, 2025 香港九龍深水埗福荣綆贸孙溗屋约姟客会所的厢房膲V蝗豪先嗣媲暗淖雷由隙崖順薄U獠⒎巧趺挫鷗慌啥裕豪先嗣翹致鄣模僑綰偉顏廡┥廈嬗∽擰熬檬制薄弊盅鄣鬧角換馗墼


那些都是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占領香港後所發行的軍票。這群老人是香港索償協會董事。自1968年9月18日成立以來,歷經英治到中國收回主權,索償協會一直與日本有關方面交涉,尋求日方兌換數以億元計軍票。

17名香港軍票持有人曾於1993年到東京狀告日本國索償,但最終在2001年10月被日本最高裁判所終審駁回。香港軍票索償一事,至今未有實質性進展。


索償協會新冠疫情前長年到日本領館組織抗議等活動。2025年是二戰日本戰敗80周年,索償協會認為是時候重啟索償活動,著手聯絡中國外交部、香港特區政府與本地政黨。

對於這群絕大多數出生於戰後,今天繼承著父母遺願繼續追討的第三代協會理事來說,他們到底能“完成任務”,還是會成為“索償末代”,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日本軍票的數量和性質

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香港淪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香港被日軍占領統治三年零八個月。

日軍占領後馬上發行“軍用手票”,取代港元。據日本銀行調查局1974年出版的《日本貨幣畫冊:外地貨幣的發行》,日本共在香港發行19億圓軍票。扣除由日軍與英軍收回銷毀的7億圓,留在香港民間的共有12億圓。

2024年接任的香港索償協會主席莫國威對BBC中文說:“當時是日本人強迫我們香港市民換的,如果不換的話要斬頭的。當時父親都是這樣跟我說的。”

現年72歲的莫國威從亡父手中繼承了30萬圓軍票。香港索償協會一直主張,包括台灣在內的諸多日占受害地區賠償問題均已解決,只有香港軍票索償未獲處理,日本應接受香港軍票兌換回港元。

成立於1882年的日本銀行是日本央行,日圓由其發行。日軍在香港發行的軍票上印有“此票一到即換正面所開日本通貨”字句,意味著其單位為日圓。港元兌軍票官方匯率最初是2兌1,後來變成4兌1。


由此理解,這12億圓軍票相當於1945年終戰一刻至少48億港元;參考日本銀行制定的戰前基准版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換算,相當於2024年的3102億日圓,或153億港元(19.7億美元;144億元人民幣;645.7億元新台幣)。

日銀官網指出,這並非絕對科學的換算。香港索償協會則主張,基於日本於1990年代對台灣日治時期軍人存款等“120倍於當時價值”的賠償比率,其會員合共持有的軍票現價應遠高於此。

然而,占領軍和日占香港政府公告上宣示的“軍票由龐大儲備所支持”並非事實。一份來自英國國家檔案館的1990年代外交部研究筆記提到,同受日軍占領的馬來亞半島與新加坡有日圓儲備,但當時的外交電報並未提及香港有任何日圓儲備。研究人員認為這說明日軍從未為香港軍票價值提供基礎。


曾參與協助港人追討的日本記者和仁廉夫曾形容,“說是徵用票或者發票更符合實際。”

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占領。9月24日,英國海軍上將夏愨(Adm Cecil Harcourt)領導的香港軍政府宣布日本軍票無效。持有軍票的香港市民財產盡成廢紙。

86歲的香港索償協會前主席劉文對BBC中文說,他曾聆聽一位老婦憶述,她戰時居於灣仔,在街上擺賣蔬菜維生,本來存下了3萬圓軍票積蓄,而這些軍票一直被保留下來。

“她說我今時今日不是沒有飯吃,家庭都很富裕,兒女都很照顧她,但她一定要保存這幾萬塊錢,希望有一天可以兌換回來,因為這些是很辛苦賺回來的錢。”

“這些是我們很多會員的心聲來的。”

獨立研究員蕭亮思博士曾專門研究香港軍票索償問題,並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她對BBC中文說:“對受害者與後人來說,發鈔方不肯兌現,在道德和法律上,是個拖了80年的債務問題。”

“從人道立場,一箱箱軍票令平民陷入貧困,扭轉了家庭命運。索償者年事已高,索償沒結果,成為他們一生的遺憾。”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