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CS/LR24型8.6mm狙擊槍 打出世界紀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5月,寧夏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見證了一場“令人振奮”的試射:一支由陸軍特種作戰學院組織的狙擊小組,使用國產CS/LR24型8.6毫米狙擊步槍,在3017米的超遠距離上,實現了5發5中、平均精度0.6角分(MOA)的驚人成績。


這不僅刷新了中國此前保持的2286米紀錄,也一舉打破了全球8.6毫米口徑狙擊步槍的最遠命中紀錄。要知道,3公裡外的目標,肉眼幾乎不可見,更別提在風速、氣壓、溫濕度變化等影響下穩定命中。能打出這樣的成績,絕非運氣,而是槍械性能、彈藥品質、射手技術和火控計算的完美結合。




▲官方雜志公開的試射畫面

中國狙擊步槍的發展路徑,起步並不算高。早期的85式、88式狙擊步槍,更像是加強版的步槍——它們的任務更多是為班組提供中遠程火力支援,而非單兵高精度打擊。所配子彈也多為制式機步彈,易於補給,卻犧牲了精度。

直到CS/LR4型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的問世,中國才正式進入“西方式”狙擊理念的軌道——為狙擊步槍配備專用精確彈藥,狙擊手開始成為戰場上可獨立行動的核心火力單元。

然而,很快暴露出一個尷尬的“射程真空區”:7.62毫米在1000米外乏力,12.7毫米雖威力驚人,卻沉重笨拙,不適合單兵長期攜行作戰。這正是國際上8.6毫米(.338 Lapua Magnum)口徑流行的原因——它既有接近12.7毫米的威力,又保留了與7.62毫米接近的機動性。




▲CS/LR24型8.6毫米狙擊步槍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推出了QBU202型8.6毫米狙擊步槍系統,其外貿版命名為CS/LR24。整套系統不僅包含槍械,還包括DBU-202型狙擊彈、白光與夜視瞄具、前置熱成像、彈道解算模塊、大倍率觀靶鏡等——顯然是將狙擊小組當作獨立作戰單元來配置。

CS/LR24主要結構包括旋轉後拉式槍機,雙排3閉鎖凸筍設計,閉鎖牢固,開鎖角小,利於快速操作。空槍重量7.3千克,采用重型精鍛槍管,槍托可折疊,使用5發彈匣,理論射擊壽命6000發。在精度上,200米散布0.129角分,1500米散布0.317角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S/LR24采用了全通式皮卡汀尼導軌,能夠靈活掛載不同光電設備,從高原到沙漠,從白晝到夜戰,都能快速適應。

想打得遠、打得准,光有好槍不夠,還得有好彈。DBU-202型8.6毫米狙擊彈采用銅被甲鉛芯空尖結構,單基發射藥,初速穩定性極高,批次初速跳差控制在15米/秒以內。它的有效射程可達1200米以上,在這一距離上仍保持超音速飛行,並能維持1角分以內的密集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種一致性和穩定性,是CS/LR24能夠挑戰3公裡極限的關鍵。即使在長距離飛行中,彈頭姿態和速度衰減也極為可控,為精准射擊提供了可靠彈道基礎。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