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歌手》: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手倡擁核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本參議院選舉已於本月20日落幕,政局也自此正式步入高度不穩定的階段。尤其新興極右政黨的強勢崛起,被視為“日本版川普現象”浮現的徵兆。

文:古賀攻(曾任nippon.com政治部長、編輯構成局次長、社論委員長,現為常務理事)


日本政黨政治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本次日本參議院選舉共改選125席,包含原定席次248席中的一半(124席)及1席缺額補選。結果,在這125席中,執政黨自民黨僅拿下39席。雖然勉強高於1989年36席次所創下的歷史最低紀錄,但較改選前大減13席,堪稱慘敗。

執政盟友公明黨表現同樣低迷,受限於主要支持基盤——創價學會成員高齡化等因素,議席數比改選前減少6席,僅剩8席。由於自民、公明兩黨在此次選舉中合計擁有75席非改選議席,首相石破茂曾表示,自公聯手的“必達目標”是拿下50席,以確保參議院過半(125席)。然而最終自公兩黨共計僅拿下47席,繼眾議院之後,在參議院也失去了過半優勢。

自民黨即將於今年11月迎來建黨70周年,雖然仍維持執政地位,卻首次在眾參兩院雙雙失去過半,成為國會中的少數。某種程度上,日本政壇正邁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在1990年代金錢丑聞風暴席卷政壇之際,日本曾以建立“可實現政權輪替的兩大政黨制”為目標,將眾議院選舉制度由中選區制改為小選區制。這項改革意在擺脫過去自民黨內部“假性政權更替”的老路,轉向由主要政黨在朝野之間實質競爭的健全政黨制度。實際上,2009年確實曾實現一次政權輪替。不過,參議院並未被納入當時這波政治改革的范疇。


由於參議院議員本就比眾議院議員更不為選民熟悉,民眾在投票時能參考的資訊有限,因此選舉結果往往容易受到當下氛圍左右。結果,歷屆參議院選舉多次出現超出預期的議席變動,導致多位首相因此被迫下台。

此次參議院選舉也可說是其中一個例子。若是執政黨失去民心,大量席次轉向在野陣營,這本是選舉正常運作的體現。然而此次問題在於,議席移動並未發生在主要的執政黨與在野第一大黨之間,而是“非自民黨票”分散流向各個小黨,導致在野陣營的多黨分散,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之處。


在野陣營中,國民民主黨的議席自改選前的4席大幅成長至17席,參政黨也從1席躍升至14席。相較之下,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則維持原本的22席,未有增減。這3個政黨的立場橫跨左右光譜,彼此間幾乎沒有重疊。當執政黨失去過半優勢,而在野陣營又四分五裂,政治勢必陷入漂流不定的狀態。

長期主張激進論調的參政黨

尤其是直到選前仍被視為泡沫政黨的參政黨,竟以帶有排外色彩的“日本人優先”口號為號召,在多個選區成功讓毫無知名度的候選人脫穎而出,這一現象很可能成為日本政治的重要轉捩點。若要稱2025年參議院選舉為“歷史性”的一役,與其聚焦於自民黨的“慘敗”,不如說這次選舉標志著日本出現了與歐美趨勢相似的政治動向——“極右民粹政黨正式崛起”,會更為貼切。

圖為2025年7月20日,日本舉行參議院選舉,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向媒體發表講話。(Reuters)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