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想"入股"英特尔,孙正义20亿黄雀在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 年 8 月 19 日,软银集团宣布向英特尔投资 20 亿美元,以每股 23 美元的价格认购英特尔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将获得约 2% 的股份。


这笔投资的时机耐人寻味。

作为曾经的半导体行业霸主,英特尔正深陷泥潭。2024年,英特尔净亏损188亿美元,股价累计下跌近60%,甚至被移出道琼斯指数。在AI浪潮中,英特尔也未能抓住机遇,被英伟达远远甩在身后。如今,英特尔市值仅为1036亿美元,而英伟达市值已高达4.44万亿美元,是英特尔的近40倍。


面对英特尔的困境,孙正义却选择在此时出手投资。他表示,“半导体是每个行业的基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和供应将在美国进一步扩大,英特尔将发挥关键作用。”

那么,孙正义究竟看到了什么?英特尔又将在未来的半导体产业竞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表面上看,AI竞争的核心是算法模型与应用落地的比拼,但决定AI实力基础的,是能否以可控成本、持续稳定地把算力规模化交付。

算力要高效发挥,是以先进半导体制造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充足的能源供给为基础的。

制造端,从先进工艺节点、先进封装、装备、材料,到人才梯队建设、企业管理与社会制度文化,需要整个系统的协同。

能源端,数据中心的单位电力成本、清洁能源占比与能源供给多样化且稳定直接决定训练与推理的规模、TCO与可持续。

掌握了这两端,就意味着能够拥有AI的性能、规模与成本优势,有力且持续。

在这个逻辑下,英特尔的价值逐渐清晰。

它不仅是美国本土唯一具备先进制程能力的IDM厂商,更是连接设计、制造、封装、产业链协同(人才资源建设、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节点。


虽然在移动计算和AI计算上接连失手,但其在制造工艺、产能规模和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积累,正是这场"高端制造业"竞赛中最关键的壁垒。

这些身后的积淀究竟能让英特尔重焕生机,成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引擎,进而支撑起 “让美国再次伟大” 的野心,还是说,它会在持续的挣扎中加速陨落。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一、AI竞争的本质:高端制造与能源的较量


全球的竞争格局在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战略高地有两个:AI和新能源。

更具体一点,就是AGI和可控核聚变。

与传统产业由需求驱动不同,AI领域的前进动力更多源自对 AGI 未来的信念,这种近乎信仰的笃定,推动着行业突破常规逻辑快速发展。

当前AI竞赛的核心玩家是中美两国,欧洲和中东还在蓄势待发。

支撑 AI 的三大支柱中,数据实力更多取决于政策与社会数字化程度,与科技硬竞争关联较弱;算法创新上中国虽有差距,但依托国际交流、场景落地和数据政策优势,足以形成制衡。真正的差距,藏在算力里。

算力绝非单一技术,而是一套精密系统:技术层面,它依赖以芯片为载体的计算、通讯、存储三大基础能力;动力层面,则需要持续、稳定且高密度的能源供给。

广义的“算力芯片”包括三部分:计算芯片、高速互连(通讯)芯片和高端存储器。人们常说的芯片公司(如英伟达、博通、高通)多是无厂设计模式(Fabless),聚焦架构设计;而制造与封测环节,则由代工厂(如台积电)和封装厂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AI 计算芯片的架构已基本收敛。无论 GPU、GPGPU 还是专用芯片(DSA),设计差异有限,即便有短板也可通过外包设计服务弥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