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惊人相似?广场协议后美元下跌 股市火爆 接着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启了一段美元急剧贬值、美国股市却屡创新高的反常繁荣,然而,市场的乐观情绪在两年后随着美联储主席的更迭和政策应对的迟疑而迅速崩塌,最终在1987年10月以“黑色星期一”的股灾收场。


美元贬值、美股新高、美联储主席换届……四十年前的历史正在重现,“黑色星期一”会卷土重来吗?

今年以来,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元汇率持续走弱,美元指数累计下跌近10%,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一度跌至近三年低点。与此同时,在宽松预期升温、贸易局势缓和等因素的驱动下,标普、纳指已屡创历史新高。


而历史上,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国市场同样经历了一段“美元大跌、美股大涨”的相似历程。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Koo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启了一段美元急剧贬值、美国股市却屡创新高的反常繁荣,这和当前美股的繁荣景象“非常相似”。

报告显示,在“广场协议”签署后的17个月内,美元对日元下跌36.5%,对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等主要欧洲货币下跌30.8%至36.6%。尽管各国实体经济被迫进行重大调整,但美国股价却如同今日一般持续冲上历史新高。

这种看似矛盾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市场对通胀并未失控的判断,尤其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cker),其卓越的抗通胀声誉为市场提供了信心支撑。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在两年后随着美联储领导层的更迭和政策应对的迟疑而迅速崩塌,最终在1987年10月以“黑色星期一”的股灾收场。

如今,在美联储主席同样面临“换届”、政策利率路径前景趋于复杂之际,美股市场是否会再次走上40年前的“老路”?




“广场协议”后的繁荣:美元下跌与股市狂欢

报告指出,“广场协议”的核心是让美元有序贬值以纠正贸易失衡,但没人能预料到美元跌势的深度。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出口商为了保住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选择压缩自身利润空间,尽量避免提高出口价格。

这一策略的结果是,在协议生效后的一年半左右时间里,尽管美元汇率大幅下挫,但美国的进口价格并未出现显着上涨。与此同时,恰逢国际油价大幅走低,进一步有效遏制了整体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尽管全球经济因汇率波动而经历着不确定性与焦虑,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却持续创下历史新高,股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通胀斗士”沃尔克出手稳市

报告指出,实际上,当时的市场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个人信誉。

就在“广场协议”签署的五年前,沃尔克刚刚以铁腕手段成功遏制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位数通胀。因此,市场普遍相信,只要沃尔克在任,通胀就不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然而,这种信心在1987年3月底(日本财年年底)受到了严峻考验。当时,美元兑日元汇率跌破了《卢浮宫协议》中设定的150日元下限。报告指出,这让日本投资者感到被美国“欺骗”,认为美方无意遵守协议,于是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元及美元计价债券。此举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而日本国债收益率则暴跌。

在了解到长期利率飙升的真实原因是来自日本投资者的抛售后,沃尔克主席立即发表声明,称已准备好加息以阻止美元的跌势。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