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女性專屬空間: 中國婦女對抗社會壓力的"避風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新現象:女性專屬空間,成為對抗社會壓力的“避風港” https://t.co/1LeUX7Dtcf pic.twitter.com/aQ3nBmDYdn—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21, 2025


浙江山間、北京胡同,女性互助社區興起,為中國婦女逃離社會壓力提供了喘息之地。

綜合法新社與法國24台周三20日報道,在中國的浙江山區或北京的市中心,一種新的社會現象正在興起:專門為女性打造的旅館、咖啡館和俱樂部正在悄然增加。這些“非男女混合”的空間正成為中國女性的“避風港”,讓她們得以遠離家庭和職場壓力,並擺脫外界的評判眼光。


報道寫道,在浙江一處鄉村旅館裡,有菜園、有鵝,唯獨沒有男性。這裡是眾多正在湧現的女性社區之一。女性們在此尋求放松與互助,以應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並“自由地談論私密話題”和“感到安全”。

一位28歲的參與者陳芳燕(音譯)表示,有男性在場時,女性會“更注意自己的舉止”,而在這裡,她們可以無拘無束地交流。在改造後的老房子裡,女人們一起制作肉包子,在舒適的客廳裡玩游戲、喝咖啡,歡聲笑語不斷。

經歷職場騷擾後,她創造了“可可的世外桃源”

報道再舉例說,名為“可可的世外桃源”(L'Univers imaginaire de Keke)的民宿,由30歲的創始人陳亞妮(音譯)一手打造。她回憶,在職業創業過程中曾屢次遭受騷擾,導致“常常無法正常工作”。這促使她思考,能否創建一個“讓人隨心而行的地方”。

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陳亞妮組織了一次春節期間的旅宿活動。她發現,許多女性來到這裡,是為了躲避家人在節日期間提出的“侵擾性問題”,特別是30歲前必須結婚的巨大壓力。


“女性們在家庭中常常需要扮演多種角色,照顧長輩、孩子,處理家務,同時還要承擔工作責任”,陳亞妮指出,“她們需要一個不必扮演任何角色的地方。”

“她的空間”:為女性提供終身依靠

此外,在浙江的秀溪村,46歲的楊雲(音譯)也開設了一家名為“她的空間”(Son Espace)的俱樂部。這是一個融合了質樸家具和書法藝術的場所。會員支付一次性會費後(3980人民幣),即可終身且隨時到訪。


楊雲表示,這個空間旨在提供一種長期的精神支持。“如果她失業了,失去了親人,或者被城市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她知道可以來這裡尋找一點溫暖”,她強調,這為女性“提供了精神力量”。

報道指出,一些批評者認為,這些女性專屬空間會加劇性別對立。但陳亞妮對此反駁道:“就像兒童或老年人一樣,女性是一個擁有相似人生軌跡和問題的社會群體。大家更容易互相理解和產生共情。”

“半邊天”咖啡書店:對傳統觀念的挑戰

報道最後提及,在北京,34歲的Lilith Jiang創立了一家名為“半邊天”的女性專屬書店兼咖啡館。她認為,男性有大量社交機會,如聚會和體育活動,而女性則缺乏類似的交流空間。

依Lilith Jiang之見,當社會不斷告誡女性“如果不結婚,老了怎麼辦?”的時候,這些女性社群空間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她提出,未來“百分之百女性的長期合租,讓女性老了可以共助生活”,可能會成為一種對抗傳統觀念的“解決方案”。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