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失宠"多年的硬科技,又成了资本的"小甜甜"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上一次资本如此重视硬科技,还是“智能硬件”概念开始普及的10年前。


整个2025年上半年,AI初创企业吸引了全球50%以上的风险投资基金。

就在几年前,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战投部还曾一缩再缩,今年却开始恢复活跃。截至目前,阿里云战投公开投资事件共三起,基本围绕AI展开。而京东、腾讯、美团、百度、字节跳动……一众互联网巨头对AI的投资也毫不手软。


除此之外,联想创投、海尔资本以及一些地方基金均对AI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IT桔子数据,联想创投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出手86起,投资了57个人工智能项目。2024年以来,在AI领域出手三次及以上的地方产业基金共有7家,分别是中关村科技城、中安资本、无锡金投、苏高新创投、顺禧基金、临港科创和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全球范围内来看,2022 年以后,AI 领域的投资事件占总投资事件的数量的比例逐年攀升,从 2022 年仅占比 13.1%,到 2024 年的 32%。海外仅谷歌一家公司,自2014年以来对外投资1586 起, AI 领域 271 起,占比 17.1%。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整个投资圈对AI的布局进一步延伸至AI全产业链。从上游基础设施、中游平台与生产服务、下游应用的完整生态,无孔不入,在 AI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下,硬科技重新成为全球资本竞逐的核心战场。

而上一次资本如此重视硬科技,还是“智能硬件”概念开始普及的10年前。

资本“互卷”挤压中小企业

事实上,当前的AI赛道早已人满为患。仅创业端就有一组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190万家AI相关企业,2024年以来新增超50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斡旋在众多企业中,基本都把目光投向了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AI行业投资事件的数量为500个,同比下滑了16%,总投资金额约为663.16亿元,同比下滑5%。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了智谱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等头部大模型公司。

经济观察报估算,2024全年6家头部大模型公司共拿到超250亿元融资。到2025年,这种局面依旧在继续: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351起融资案例,总投资金额超200亿元,这其中,前20%的创企分走了接近80%的融资额。


资本为什么偏爱AI?

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赚钱。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成立的“清智资本”为例,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清智资本投资近20个AI项目,其整体投资回报率是业界平均三倍以上,一度被评为“2024年度行业提升最快的投资机构”之一。

但深入剖析这场投资盛宴的底层逻辑,其实资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首先从投资阶段上就不难看出,大部分资本已经不如从前“胆大”,相比于押注种子轮、天使轮,资本更偏向成熟、初具规模的企业,以中后期的投资为主。典型的例子是腾讯,数据显示,腾讯在AI领域B轮后、战略投资事件较多,A轮占比25%,天使轮占比仅2%。


全球投资范围里,种子轮、A轮的资金额度与后期的C轮、D轮差距也不小。数据显示,AI赛道里,种子轮的融资中位数约1500万美元(平均4100万美元),A轮融资中位数约7500万-8000万美元。

反观C轮和D轮,融资中位数集中在2.5亿-3亿美元之间。

这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资本只会越来越谨慎,另外一方面,AI赛道至今还没走出“烧钱速度大于赚钱速度”的困境,就连华尔街分析师都曾预计,到2026年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在开发AI模型上花费600亿美元,仅获约200亿美元收入。

其次,AI领域的投资虽在全产业链化,但应用层始终占据主导。数据显示,2024年,投资者在全年面向应用层投入46亿美元,比去年的6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其中,Alphabet(谷歌)超一半(53%)的投资事件集中于 AI 应用层。

具身智能和AIGC是投资圈最常见的项目。

时至今日,应用落地成了AI行业至关生死的一环,这也是资本重点关注的主要原因。2025年,全球AI工具在代码生成和客服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率已经超过25%,华泰柏瑞基金研究部指出,在商业化落地方面,AI应用正聚焦B端(企业级)和C端(消费者级)。

另外,AI企业融资与否,其实与“出身”也有关系。尤其是地方基金十分看重这一点。

盘点在AI赛道出手的地方基金,北京占了一大部分,比如中关村科技城、顺禧基金和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分别参与了4次、6次和4次。同时,细究各大AI初创公司,其创始人基本都与北京高校有一定的渊源。《IT时报》不完全统计,拥有清华背景的AI公司创始人已经多达40位,较为活跃的有十几位。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