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皇帝: 溥儀兩度當皇帝,死後卻埋在公墓,墓碑刻了六個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溥儀,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封建皇帝,有著不尋常的經歷。他不僅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更是一個在中國歷史舞台上兩度登基的人物。如果將他在偽滿洲國的統治算上,他的皇帝身份便可以說是三度。然而,由於偽滿洲國並未獲得中國的普遍認可,這一數字在正式歷史上並不算數。溥儀的生平,標志著中國數千年帝制的最終結束,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起,直至溥儀的時代,皇帝的權威與地位最終走到了盡頭。


中國歷史上,歷代皇帝死後都會享有一個顯赫的陵墓,不論是氣勢恢宏的皇陵還是深藏的王墓,但溥儀卻與眾不同。他在去世後選擇了火化,最終安息於公墓之中,成為首位以平民身份入葬公墓的皇帝,亦是唯一一位經歷火葬的帝王。皇族出生又當過皇帝的他,按照禮數與傳統,理應得到一個莊重的歸宿。許多人曾認為,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葬在清朝的東、西陵之中並不過分,畢竟他仍然承載著那段歷史的印記。然而,溥儀的後半生因政治風波與戰犯身份的陰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中國成立後,注重歷史重建與民族團結的政府決定對溥儀進行特赦,使其重新融入社會。於是,溥儀經歷了勞動改造,成為了中國的普通公民,並且迎娶了名為李淑賢的女性。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裡,他開始了屬於平民的生活,盡管如此,他的一生命運仍圍繞著“無人繼承”的話題而頗具爭議。關於其後代的爭論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留給後人不少遐想。





1967年10月17日,年屆62歲的溥儀在北京去世。根據當時中華人(专题)民共和國的相關規定,溥儀的遺體經過火化,骨灰被安放在北京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其墓碑上簡潔而冰冷的銘文只寫著“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沒有生平介紹,仿佛他與普通平民沒有任何區別。而到了1995年,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出於某種原因,做出了將其骨灰遷移的決定,他的安息之地便轉至河北省易縣的華龍皇家陵園。位於清西陵附近的這個私人墓園,雖然在外形上稍微裝飾得體,然而與歷代帝王的莊嚴皇陵相比,末代皇帝溥儀的最終歸宿顯得尤為寒磣,甚至讓人心生唏噓。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