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大學生"倒貼一萬塊"到北京實習(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年前,付新雨考入東北某“985”高校法學專業,大一暑假,他就去了北京一家基層法院實習。


實習沒有薪酬,除了免費午飯,其他都要付新雨自己花錢。“還沒細算,反正暑假倒貼1萬元出頭,等於一學期生活費。”付新雨說,光租房的花銷,一個月就近3000元。

同是在北京“貼錢”實習,社科類碩士生黃秀英也是從外地去北京實習,每周去一次公司,來回要6小時,往返交通費近200元,一個月下來接近800元。


如此持續4個月後,她咬咬牙在北京北五環租了一間房。房租水電加平日裡吃穿用度,每月約4000元。

在“提前實習”“多段實習”被視為求職加分項的今天,這樣的經歷已經普遍。就業競爭激烈、同輩壓力加劇,讓越來越多大學生把實習當作“提前投資”。

2024年獵聘的調研數據顯示,“相關實習經歷或社會實踐”成為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的首要因素。成本和壓力,壓在了在校學生身上。

沒有報酬,甚至要自掏腰包,為實習“貼錢”,正在成為許多大學生的現實處境。

在這種“倒貼式”實習現象中,大學生在課堂和實習崗位之間奔波,在論文與考各類資格證之間分身,學生既是“員工”,又是“學徒”,他們不得不承受經濟、精力與學業的三重壓力。

而值得考慮的問題是,這樣的投入究竟能換來多少回報?

遙遠的實習機會

下午2時要到實習單位開會。


想到這裡,黃秀英早上8時從床上爬起來,准備開會文件,收拾好要帶的東西,鎖好房門,開始長達3小時的單程通勤之路。

從她的住處到北京,她要先坐1小時地鐵到高鐵站,再搭半小時高鐵,下車擠進地鐵人流,再過1小時,出地鐵站後走路到實習單位,總計花費3小時。

有時坐地鐵趕不上高鐵,黃秀英就花30元左右打車。到高鐵站吃點東西,又再花掉20多元。一張高鐵票50元左右。如果在北京有連續性的工作事務,黃秀英會就近找青年旅社住一晚,花60元,第二天再坐高鐵回去。

粗算下來,每周往返一趟北京,交通費加偶爾的住宿,每月不超過1000元,在她3000元生活費覆蓋范圍內。




早在讀碩士前,黃秀英就對自己要去哪些專業單位實習,有著清晰的規劃。今年1月份,一個行業內的頭部單位向她拋出橄欖枝,即使相隔130多公裡,她也不想放過這次機會。

不過,2025年的春季學期,黃秀英每周要上10節課,她不得不留在學校。因此,她需要持續4個月往返北京實習。

5月份,學校剩下課程不多,黃秀英搬到了北京五環生活,租了個單間。學校與實習單位的優先級,顛倒過來。上課的日子她再回學校,其余時間就在北京實習,好處是,上班的通勤時間縮短到一小時內。

但來北京租房,是筆不小的開支。為了控制開銷,黃秀英自己做飯,加上房租、水電,一個月花費不超過5000元。這筆支出,她靠父母給的生活費和兼職收入,剛好可以覆蓋。

盡管這是“窮開心”的生活,黃秀英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

護理專業大四學生許雅芝,也選擇離開南方的高校,到北京一家知名醫院實習。她所在高校與北京這家醫院有合作,沖著醫院響亮的名頭,許雅芝和同級的幾名學生都決定舍近求遠,到北京完成實習。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