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挖掘隐秘而伟大的历史细节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于七月播出。


纪录片向观众首次公开大量珍贵的抗战文物和视频,以“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叙事结构,以一二·九运动珍贵影像资料、赵一曼被捕后的档案、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埃德加·斯诺使用过的背包等讲述抗战故事。8月22日,《卢沟桥:我们的纪念》研讨会在京举行。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海报

研讨会上,纪录片总导演张艳菊以一组数字为线索,复盘了创作历程,4月北京狂风肆虐时,主创团队首次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受抗战精神的感召,6位导演带领团队无休奋战,走遍34座城寻找抗战故事——从吉林追寻杨靖宇将军足迹,到山西左权县随烈士后人献花,再到武汉用AI技术让英雄陈怀民“重返”故土,分散点位最终串联成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图景。




剧照

张艳菊介绍,纪录片拍摄中采访到的老兵最年长的有110岁,最年轻的也已经102岁,“这意味着每一次采访可能都是最后一次,开国少将王扶之,平型关战斗的亲历者今年已经102岁,我们等了两个月,写了无数版本的拍摄方案,最终老将军家人才答应给我们半小时的拍摄时间,老将军几乎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仍然颤巍巍地说起子弹打光了拼刺刀的细节,讲述很多战友没有看到战争的胜利。我们在以抢救式记录追赶他们离去的背影。”




剧照

“104天是拼搏,34座城是追寻,110岁是坚守,3000件文物是历史证言。” 张艳菊表示,这些数字最终汇聚成民族精神的重量。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2 Seconds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