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鄉村少年高考689分進入清華大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清華“自強計劃”取消校考環節,改為按分省計劃及考生高考分數錄取,在6500余名報名的農村學子中,最終錄取了270余人。來自湖南省漣源市斗笠山鎮一個農村家庭的肖曉剛,是其中一員。


肖曉剛從小善於在學習中進行總結、反思,追求高效學習。高中期間,他通過網絡公開課和二手教材自學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科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的內容,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均獲得了省賽二等獎,數學獲得了省賽三等獎。今年高考,他以物理類689分的成績被清華電子信息大類錄取。

清華新生開學季,在接受采訪過程中,肖曉剛聊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學習經驗。肖曉剛說,“我就是‘小鎮做題家’,主要靠做題,才能考上好一點的大學。”


他希望自己在清華能夠獲得成長,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成長為一個全方面發展的人。

肖曉剛說,選擇電子信息類專業,是因為這一招生大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通信和芯片等國家需要進一步提升的領域。他希望在這些領域好好學習,將來能為家鄉、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摸黑”走上求學路的鄉村少年

肖曉剛出生在湖南省漣源市斗笠山鎮沙坪村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學歷不高,以務農為生,家庭不富裕但一直很重視對肖曉剛的教育



“我家在農村,我小學是在村裡上的。”肖曉剛回憶,他當時成績還可以,但小學六年級時,媽媽決定讓他假期去外面補課。

所謂去“外面補課”,就是到市區上課外輔導班。他還記得,市裡的輔導班每天早上8點開始上課,因此他需要清晨5點多起床,走到村外的馬路上去坐班車,到市裡後再換乘公交車,下車後再走一段路才能到輔導班所在地。


“我印象中,那是小學六年級的冬天,天黑得早、亮得晚。早上五六點天還很黑,我自己一個人出門,走去乘車的路上需要打手電筒。有次清晨我在路口候車時,遇到一個精神似乎不太正常的老人,在我旁邊喃喃自語。”肖曉剛說,當時覺得平常,現在回想起那種“摸黑”走路的情景,反而覺得挺辛苦、挺恐怖。

“這也是我唯一一段參加校外輔導的經歷。”肖曉剛說,後來他如願上了還不錯的初中、高中。初中以後,學習比較繁忙,主要在校內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

肖曉剛從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長所經歷的環境,讓他很早就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還記得,他比較小的時候,因為用手機玩游戲,受過父親的苦心教育。他覺得父親說的話有道理,後來就沒有再玩游戲了。再後來,身邊有些同學玩游戲,但他因為不玩游戲,對游戲的內容不了解,對同學聊的游戲相關的內容也不再感興趣。


“在我懂事以後,我爸媽反而很少跟我強調學習的事了。”肖曉剛說,雖然學習上,父母教不了他,但在他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陪伴在他身邊,給他講一些樸素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

他說,高中時,也因母親陪讀,他沒有後顧之憂,得以專心學習

愛打籃球,也愛思考、自學

肖曉剛從小就很有想法、有主見,初中時就在心中暗自定下了要考清華的目標。

他回憶,剛進初中時,他成績並不算很好,但學習過程中,他感覺自己在慢慢進步,一段時間後成績排名上升到了學校比較靠前的位置。

“那個時候,我就想,我應該繼續往上走,將來要上一所比較好的大學,走向一個好的平台。我的理科成績比較好,所以就想到將目標定為考清華。”肖曉剛坦言,“當時不是很清楚要考上清華,到底需要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但感覺一直努力肯定沒錯。一直努力,總會離目標更近一點。”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