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露營熱背後:那些被忽視的致命風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原標題:致命露營背後,被忽視的風險




8月17日,搜救現場。網絡截圖


齊膝深的黃褐色洪水中,搜救人員用金屬探測儀對水下區域進行系統排查。河道旁,多台挖掘機的鏟斗深入地面挖掘,機身周圍散落著新翻出的泥塊。負責地面排查的救援人員或分散站立觀察,或彎腰仔細檢查地面裂痕和散落的車輛殘片。

這場搜救持續了近一周。

8月16日晚10時許,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烏蓋蘇木東烏蓋溝上游突發山洪,13名野外露營人員被沖走。8月22日,最後一名失聯人員的遺體被找到。此次山洪共造成12人遇難,1人獲救。

一次露營導致的悲劇背後,哪些風險被忽視了?

致命的露營

微風是當地一位戶外越野穿越領隊。他告訴澎湃新聞,他去過事發地烏蓋溝棺材山附近。那邊有兩塊大的岩石,看著像棺材,因此得名。

有消防救援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事發地不是正規營地,經排查,在棺材山北部約3公裡的河灘上發現了露營痕跡,位於山谷地帶。


微風說,事發地離國道G242很近,過去比較方便,不開越野車也可以自駕抵達。那裡山體是紅色的、很漂亮,河槽裡常年流著小溪流。平時周末天氣好的時候,會有大人領著孩子去野餐。小朋友在那玩水,水深到腳踝。因為河道很寬,溪水很淺,河道底下都是沙子,小孩會脫了鞋玩。

“對本地人來說,那是一個大家休閒的地方。”他說,當地人口口相傳,或通過網絡了解到“棺材山”處有山有水,夏天山裡涼快,從而前來。

2020年,巴彥淖爾市融媒體中心官方賬號“掌上巴彥淖爾”曾有文章標題為《假期最後一天,探秘“棺材山”、邂逅紅駝隊…242沿線游玩攻略收好不謝!》

目前該文章已被發布者刪除。搜狐賬號“前旗微卓然”發布的同題文章提到,“在位於242公路128公裡處,有一處‘棺材山’景觀不得不看。這裡的兩座山因形似棺材而被當地牧民喚作‘棺材山’。”


文章還提到,“記者去踩線時看到,‘棺材山’下有山泉流出,泉水清澈見底、叮咚作響。山腳下還有沙地,要是有帶帳篷出行的游客,非常適合在山腳下的幹燥沙地上安營扎寨,既有陰涼歇腳又一點兒不會潮濕。”

微風說,那裡平時不危險,“但棺材山所屬的陰山山脈,下暴雨容易形成山洪,因為陰山是石頭山,山上沒有土,無法保存水。下暴雨時,水會從山裡匯集到河道裡,形成很大的山洪。”

8月16日晚的那場山洪,從東烏蓋溝上游傾瀉而下。

“巴彥淖爾市水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曾介紹,東烏蓋溝全長約57公裡,流域面積456平方公裡。該區域屬於山區,地形復雜,土質以山地棕鈣土、風化粗骨土為主,植被覆蓋率較低,夏季降雨易引發山洪。東烏蓋溝曾於1975年8月6日發生大洪水,調查洪峰流量1350立方米/秒。

微風印象裡,事發地有暴雨就會有洪水,“即使河道這邊沒有下雨,在(上游)很遠的地方下了雨,洪水也會流下來。”他記得,當天有天氣預報說有強對流天氣,有降雨。在事發地附近,若有降雨,會有多條溝發山洪。

王宇家在事發地附近,他告訴澎湃新聞,“(事發地)的河槽裡面最危險,下大雨,山裡面的水匯到一塊,直接沖下來。那洪水裡面,樹枝、石頭啥都有。”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