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专访|《归队》导演臧溪川:有一群人来过,我们不能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剧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项目,由胡军、李乃文、陈靖可等人主演的国产剧《归队》正在CCTV-8黄金强档和腾讯视频热播中。作为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归队》从普通抗联战士的视角切入,再现东北抗联历经十四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峥嵘岁月。


刚拿到剧本时,导演臧溪川就被编剧高满堂的这部作品深深震撼,“这个故事,这一群人,他们每一个都那么鲜活、那么生动,我感动到不行。”他主动向剧组毛遂自荐,“哐哐一通输出”之后,成功接下了《归队》的导筒。

这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群像戏,在臧溪川的眼中,“只有每一个人物都出彩,每一个人物都生动,每一个人物让观众有记忆点,它才立得住。”


剧组拍摄历时3个月,辗转辽宁、吉林多地,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实景拍摄,整个团队面临的身心灵考验,不言而喻。臧溪川坦言,“很辛苦,但很值得。”他也深感庆幸,自己遇到从业生涯以来最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真的像一支抗联队伍一样。”

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臧溪川不吝赞扬现场每一位演员的敬业精神,也记下观众提出的意见,直面网友的争议,并一点点地复盘、分析。面对当下的观众,臧溪川认为,真诚是最重要的,“但凡你过于主观,脱离了对观众的真诚,或者脱离了观众的审美,你以为的好看,可能就并不是观众想要的好看。”

谈及《归队》的现实意义,臧溪川说,“虽然硝烟散尽,但是历史的回响,它并未走远,我们需要时不时回望那段岁月,那段历史,警醒自己,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导演臧溪川


【对话】

用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的变迁

澎湃新闻:聊聊接下《归队》这部剧的契机?


臧溪川: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毛遂自荐。我跟无止境文化的CEO、知名制片人茅熠是多年的朋友,她过往主抓的作品都非常优秀,一次很偶然的见面,她说正在筹备一部讲东北抗联的抗战剧叫《归队》,是高满堂老师写的。高老师的作品,对我们导演当然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就说,高老师的剧本能不能给我看看,学习学习。聊完第二天,她把剧本发给我,我看了一个通宵,一直看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我激动得不行了,完全被这个剧本所震撼到了。

这个故事,这一群人,他们每一个都那么鲜活、那么生动,我感动到不行。我当时看完剧本,也不好意思4点多给人打电话,就一直等到7点,一个电话打过去。茅熠第一时间接了电话,我没等她问什么,就咔咔把我看剧本的感受,我对人物的理解,如果我来拍我会怎么拍,就哐哐一通输出,你知道吗?然后她晚饭前,我记得老清楚了,给我打电话说,溪川,我们决定了,你来导这部戏。我说,真的假的,别开玩笑了,这么大的戏。她说真的,我很感动,你能在第一时间有如此准确的表达。她也跟高老师和平台聊过了,就这么定下来了。

澎湃新闻:这个剧本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臧溪川:我们很少有战争戏是完全从小人物的切口进入,从失败开始,从遭遇各种困难开始。用一群小人物来展现一个大时代、大的历史背景。它没有正面描写战场,而是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的状态,这是特别有意思,并且不多见的事。

它很真实,很鲜活,加上剧本的结构特别好。这种多线并行的群像戏,没有一定功力的编剧是写不出来的,会容易丢三落四。比如这边写多了,那边写少了,这个人物丰满了,那个人物枯瘪了,你怎么去平衡?既然是群像戏,不是大男主大女主的戏,那么每个人身上都得有戏,这个戏从哪儿来?我觉得完全得益于编剧的积累和功力。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