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俄羅斯: "死亡經濟學"發酵 俄羅斯的社會災難在即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俄羅斯“死亡經濟學”以軍費膨脹和生命貨幣化為核心,掩蓋戰爭與制裁傷害。貧困地區受益於高薪軍工就業和陣亡補償,推動消費熱潮,但中產階級承受高通脹稅負。普京短暫改善底層命運,卻醞釀社會災難:戰爭結束或持續均難以為繼,經濟崩潰在即。


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動的烏克蘭入侵戰爭已持續近四年,這場沖突不僅重塑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更深刻改變了俄羅斯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一種被稱為“死亡經濟學”的現象悄然興起,它以軍費膨脹和戰爭激勵為支柱,表面上刺激了經濟增長,卻在底層社會制造了虛假繁榮。

中產階級在高通脹、高稅負和經濟不確定性中苦苦掙扎,難以承受戰爭的長期代價。戰爭資金的注入看似改善了某些群體的生活,但這不過是將人的生命轉化為經濟工具的殘酷交換。俄羅斯社會正面臨深刻的分化:貧困地區短暫受益,而整體經濟基礎日益脆弱。這場戰爭的“紅利”正醞釀著潛在的社會災難。


一、克裡姆林宮試圖用快速增長的巨額軍費,掩蓋戰爭和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傷害。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時,國際社會迅速施加了史上最嚴厲的制裁,許多西方經濟學家預言俄羅斯經濟將迅速崩潰。制裁切斷了俄羅斯與全球市場的聯系,凍結了其海外資產,並限制了關鍵技術進口。

同時,戰爭支出如雪球般膨脹,消耗著國家資源。然而,隨著戰爭進入第四年,俄羅斯經濟並未出現預期的崩盤。相反,表面上看,它表現出一定的韌性,甚至某些領域出現了增長。這得益於克裡姆林宮將經濟轉向戰時模式,大規模注入軍費來刺激生產和消費。


從宏觀數據來看,俄羅斯的GDP在2023年至2024年間保持了正增長,但這掩蓋了深刻的結構性問題。戰爭的最大受益者並非大城市的中產階級,而是那些長期衰落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和老舊工業區。這些地區在蘇聯解體後便陷入困境:工廠關閉、失業率高企、基礎設施老化。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專家塔蒂亞娜·奧爾洛娃指出:“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區的經濟開始衰落,人們難以找到體面工作。但舊有的工業設施依然存在,只是缺乏需求。”冷戰結束後的和平時期,進一步減少了對軍工產品的需求,導致這些小鎮和小城市進一步邊緣化。

普京烏克蘭的入侵改變了這一切。當戰爭從“特別軍事行動”演變為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時,克裡姆林宮意識到快速結束不可能,於是轉向全面戰時經濟。俄羅斯原本以能源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被強制轉向軍工導向。巨額軍費——2025年上半年已達1055.9億美元,同比增長31%——湧入國防工業。閒置的工廠重新開動,生產坦克、彈藥、軍服和軍糧。克裡姆林宮命令銀行提供低息貸款,優先支持軍工企業。這些企業迅速擴張,工人需求激增,導致勞動力短缺。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