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年輕人已成全球最不幸福群體 一切始於12年前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一些人眼中,如今是最好的年代,而另一些人會結合自身經歷,予以反駁和否認。在每個時代,個體的主觀幸福感都會各有不同,甚至是雲泥之別。不過將他們聚攏到固定的年齡段時,經濟學家從中找到了特定的規律。


在2008年的一篇知名論文中,兩位經濟學家戴維·G.布蘭奇弗勞爾(David G. Blanchflower)和安德魯·J.奧斯瓦爾德(Andrew J. Oswald)就發現,全球最不幸福的人群存在一個固定答案:至少近半個世紀以來,處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似乎都是最痛苦的——他們處於幸福感(well-being)的低谷、不幸感(ill-being,幸福感缺失,感覺處境不佳,身心不適)的頂峰。

中年人曾在不幸感頂峰


這兩位經濟學家研究了50萬份隨機抽樣獲得的美國人和西歐人數據,發現從小到大,個人的主觀幸福感會先下降,在中年時抵達最低點,然後開始上升。不僅如此,他們分析了包括中國在內的72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幸福感回歸方程,發現了類似的情況,即中年時(50歲左右)主觀幸福感會到達最低點,而不幸感的曲線會在這個時期達到頂峰,形似“駝峰”。

中年人不幸福的相關社會議題早已有過很多討論,主要聚焦於中年時的多重家庭壓力、職場壓力等。一些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認為,他們面臨著中年危機來自於積壓的問題,過去的失敗和未實現的目標與時間流逝感的交匯……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嚴重的憂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據悉,因精神病入院和服用抗抑郁藥的人數在這個年齡段也會到達頂峰。



圖片來源:Unsplash+


更為極端的是壽命降低。202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安妮·凱斯(Anne Case)及其丈夫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撰寫的著作中著重關注了出現在美國中年工薪群體中的一個特定現象:“絕望之死”(deaths of despair)。

數十年來,隨著醫學迅速發展,各種疾病的治療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類群體的預期壽命也都在上升。然而當這兩位經濟學家將美國人群的不同死亡原因拆開後,發現有三類死亡正在迅速上升,即由藥物過量、自殺和酒精性肝病導致的死亡——他們將其稱為“絕望之死”。

這三類死亡主要出現在美國未獲得大學學位的白人男性群體中,他們的自殺原因主要是經濟困難或者失業,以及工資損失。相比於擁有大學學位的人,他們的預期壽命會減少8.5年。2023年前,凱斯和迪頓在《紐約(专题)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發表文章,表示大學教育水平的差異會導致如此大的預期壽命差異,既令人震驚又十分罕見,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如今美國3/4的財富掌握在大學畢業生手中。


據STAT網站在2021年刊登的一篇文章,經濟困難、失業等帶來的不安全感,以及生活匱乏感、可能性喪失感、缺乏歸屬感和社會適應不良,都會導致孤獨、不快樂、擔憂和壓力等多種負面情緒。陷入這些困境中的人會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受到更多痛苦,變得對痛苦更加敏感。這些很可能是藥物濫用、酗酒等的誘因。

不過熬過這個時期,隨著年齡繼續增長,中年人都將迎來幸福感回升的階段,轉折大概出現在60~65歲這個階段,此後還會持續回升。

年輕的心,正在被絕望壓倒

不過,近幾年來大量調查顯示,不幸感駝峰曲線上更年輕的一端正在迅速抬升。年輕一代的主觀不幸感甚至已經超過了中年人。澳大利亞、加拿大(专题)、新西蘭英國美國以及全球167個國家都有類似的發現。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