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什麼是真正的歷史周期律?一個女權主義的視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什麼是歷史周期律?歷史周期律指的是古代王朝總是逃不過治亂興衰的魔咒。王朝初年,生機勃發,王朝末年,戰亂不已。於是不停地進行朝代更替、循環往復,好似一個永遠跳不出去的周期。


對於這一歷史規律,慣常的敘述和解釋無非是說什麼階級、貧富雲雲,然而這些傳統的視角卻無異於隔靴搔癢,遠未觸及到這一現象的本質。本文將以一個女權主義的視角,為封建時代下的“歷史周期律”提供一個全新的、並且更具有說服力的解釋——性別比的不斷紊亂和調整,才是周期律的真正本質。

首先,提出一個公理:對於人們而言,生存是最重要的,而生存就需要相應的資源。因此,資源的生產與分配是社會矛盾沖突的核心原因。


而生產,包括兩大方面:物質生產和人類本身的生產。很多人會認為,古代女性負責人口再生產,田力負責物質再生產。但古代所謂的“男耕女織”是純粹的謊言,正如現代的“農民伯伯”一樣。事實上,女性是人類再生產的全部承擔者和物質再生產的主要承擔者。



▲陳寶良《中國婦女通史 明代卷》



▲從古至今,女性都是物質生產勞動的主要承擔者,以及生育勞動的全部承擔者。


最有價值的資源永遠是能夠生產資源的資源。因此,在古代,這個最大、最有價值的資源是什麼?就是女人。

所以,在男權制度體系下,生了田力就會獲得資源,生了女人就會變成資源。一代代如此。


這就是他們的底層世界觀。就好像現在在各個網絡平台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們沾沾自喜、津津樂道地評論:“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而在封建時代,槍和糧分別指的是誰,顯而易見。

不得不說,集短真是太聰明了??竟然能思考到如此深度,但可惜的是,集短們全都是聰明人……當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掠奪者,害怕自己是生產者時,我們可以想想,最終會發生什麼?他們硬生生造出了一個黑暗森林,或者說囚徒困境。如果每個人都選擇了“屯槍”,並且一直都在拼命地屯,還害怕“槍”不夠多,那麼,糧呢?

不要忘了前面的公理,掠奪只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獲得資源來生存下去,也就是得到“糧”。所以,糧呢?

為了爭奪資源→生男→越生男,資源越少→資源越少,爭奪和沖突越激烈→越生男→沖突越激烈→越生男……最後的結果其實是:鄰居屯槍我屯槍,bro鮮血流滿倉。當性別比紊亂到了極致,自然會迎來矛盾慘烈的總爆發——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什麼?是按性別把人界定成槍和糧的制度,是把田力視為掠奪者,卻把女性視為資源的短視和愚蠢。同時,他們為什麼會肆無忌憚地造出這麼多過剩的田力?當然是因為這不是由他們自己生產的,當然不會替生產者的生理做任何考慮。如果是生產者自己來規劃,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嗎?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2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