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尼泊爾: 尼泊爾今天的局面,是"制度錯配"的必然產物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9月,尼泊爾的國家心臓——辛哈杜巴(Singha Durbar)——陷入火海。這座百年行政宮殿,連同議會大廈和最高法院,一同在民眾的烈焰中燃燒。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大多是與這個國家同樣年輕的面孔,如潮水般湧上街頭。


這場被媒體迅速冠以“Z世代抗議”的政治風暴,以數字時代獨有的速度席卷全國。最終,包括內政部長在內的幾位部長辭職,總理奧利黯然下台。

點燃這一切的,看似只是一紙尋常的行政禁令:政府以“未按時注冊”為由,悍然封鎖了包括Facebook、YouTube在內的26個社交平台。在任何一個治理有序的國度,此舉至多引發一場輿論波瀾。但在積怨已久的尼泊爾,它成了引爆整個國家火藥桶的致命火花。


然而,若將這場劇變簡單歸咎於一項技術監管政策,將是一種危險的短視。這場起義的真正根源,深植於尼泊爾民眾對發展的渴望,與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之間巨大的鴻溝。

僑匯經濟的悖論

從數據上看,尼泊爾在過去二十年取得了顯著成就。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該國幾近消除了極端貧困。而支撐這一奇跡的,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僑匯。

這些由數百萬海外勞工用血汗換來的外匯,是尼泊爾名副其實的經濟生命線。數據顯示,尼泊爾超過三分之一(33.1%)的GDP來自個人匯款,這一數字在過去三十年中穩步上升,這是一個足以定義國家經濟形態的驚人數字。



騷亂前的尼泊爾


然而,源源不斷的僑匯,如同一劑強效麻醉劑,掩蓋了國內經濟早已開始的結構性壞死。手握穩定外匯的政府,徹底喪失了推動改革的緊迫感,無需致力於創造本土就業、改善營商環境,更不必發展可持續的國內產業。一個惡性循環由此焊死:國內機會匱乏,將一代代年輕人推向海外;他們寄回的僑匯,反過來又豢養了一個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統治階級。

這個循環最殘酷的代價,由尼泊爾的年輕一代全盤承擔。2024年,世界銀行錄得的青年失業率高達20.8%。青年失業率高企,是社會不穩定的主要導火索。一旦政府無法保障年輕人的基本經濟機會,普遍的挫敗與憤怒便會迅速蔓延,對社會秩序構成直接威脅。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早已超越經濟范疇,是一個必須嚴肅面對的政治與社會挑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社交媒體禁令的破壞性被瞬間放大。它不僅是政治審查,更是對維系這個國家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設施的致命一擊。對於數百萬海外勞工及其國內的家庭而言,Facebook和WhatsApp並非娛樂消遣,而是他們維系親情、協調財務、緩解跨國分離之痛的重要工具。


政府一紙令下,無異於剪斷了無數家庭的情感與經濟聯系。它打擊的不是虛擬的網絡空間,而是尼泊爾社會最真實、最脆弱的基礎單元。這種對民生疾苦的無視和踐踏,最終點燃了民眾的怒火。

國家內部的腐爛

如果說僑匯經濟是尼泊爾脆弱的骨架,那麼系統性的腐敗,就是深植於國家經濟的癌細胞。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並非源於一時的政策失當,而是對精英階層長期、公然且不受懲罰的掠奪行為的集體絕望。

2023年5月,尼泊爾檢察官以腐敗罪名起訴了30人,其中包括兩名前內閣部長。這起案件涉及偽造文件,幫助875名尼泊爾公民以不丹難民的身份進入美國,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盧比。

這種程度的腐敗行為激怒了社會。此案的駭人之處在於,它徹底揭示了腐敗已經如何系統性地占領了國家權力的最高中心。這不再是貪污,而是一場由國家最高權力領導的、利用國家機器的人口犯罪。這動搖了整個國家的合法性根基。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