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鸦片价格如此高昂,为何连穷人都抽得起?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曾有一段令人痛心的时期——鸦片这种毒物如同瘟疫般渗透进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无论是朱门绣户的达官显贵,还是茅檐低小的贫苦百姓,都难以逃脱它的魔爪。一个令人费解的历史谜题是:在清朝时期,为何连最底层的民众都能负担得起这种昂贵的毒品?经过对史料的深入爬梳,我们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动因,每个原因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




回溯到鸦片最初传入华夏大地的年代,这种异域奇珍确实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奢侈品。明代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早在正德年间(1506-1521),东南亚诸国就将鸦片作为珍稀贡品进献朝廷,时人称之为乌香或阿芙蓉。在紫禁城的深宫大院中,这种具有镇痛奇效的药材被御医精心调配,仅供皇室成员享用。据宫廷档案记载,万历皇帝就曾长期依赖鸦片来缓解头痛顽疾。这个时期,普通百姓不仅无缘接触鸦片,甚至连听闻都属罕事。





历史的转折出现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19世纪初,以英国印度(专题)公司为代表的殖民势力,在印度恒河流域开辟了规模惊人的罂粟种植园。他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使鸦片产量呈几何级增长。据1830年的贸易数据显示,仅加尔各答一地每年就能向中国输出近两万箱鸦片。这种以量制价的商业策略,使得鸦片从每斤数十两白银的天价,逐渐跌至普通劳工半月工钱就能购买的程度。在广州的码头上,鸦片就像普通货物一样被成箱装卸,再通过内河航运网络分销至全国各地。




清政府的政策嬗变更似一剂催化剂。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面对财政枯竭的窘境,清廷竟将鸦片贸易合法化。户部的奏折显示,到同治年间(1862-1874),仅山西一省的罂粟种植面积就达百万亩之巨。地方官员为完成税收任务,甚至向农户发放罂粟种子。在陕西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原本种植小麦的田地纷纷改种罂粟,初夏时节,妖艳的罂粟花将山野染成一片血红。这种寓禁于征的政策,使得鸦片价格进一步暴跌,最劣等的土膏只需几个铜板就能买上一口。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