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菲黃岩島事件: 台灣不能在中共"黃岩島戰"中缺席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暫時占有法律戰的升級


中國國務院日前宣布設立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劃定核心區與實驗區,禁止外部漁撈、旅游與商業活動。 表面上,中國將此舉包裝為“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甚至強調是“負責任大國”應有的表率。 但若結合近期中菲在黃岩島周邊的頻繁沖突來看,這項措施無疑是中國借“生態治理”之名強化主權行使的法律戰手段。

黃岩島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方約230公裡,長期是菲國漁民的傳統作業海域。 2012年中國海警船以非法捕魚為由驅趕菲國漁民,自此取得實質控制。 2016年海牙仲裁裁定中國九段線聲索無效,但中國拒絕接受,反而進一步推進行政化手段:先是宣布領海基線,現在更升級到自然保護區。 換言之,中國企圖在法律、制度層面一步步把暫時的占有,變成無法逆轉的占領。


中國選擇在此時設立保護區,背後有兩層戰術考量。 首先,將生態治理作為一張《國際友善的面具》。 當中國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島、軍事化建設受到廣泛批評時,反過來以“生態保護”作為新論述,意圖消解外界疑慮,甚至制造話語優勢。 其次,民族主義仍是內部動員的主軸。 近來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中國透過抗日電影、閱兵與民族教育再次推高民族情緒。 在此氛圍下,強化對黃岩島的主權行使不僅能對外展現強硬,也能在內部塑造“守護疆土”的政治正當性。

菲律賓抗議、美國行動,台灣?

面對中國行動,菲律賓立即表達強烈抗議,稱此舉非法且侵害主權。 菲律賓外交部並強調,黃岩島位於其專屬經濟區范圍內,中方無權劃設保護區。 這番表態既是維護漁民利益,也是對國內輿論的回應。

美國則持續透過自由航行行動(FONOPs)挑戰中國的《事先許可》規則。 八月間,美軍“希金斯號”驅逐艦與“辛辛那提號”濱海戰斗艦同時現身黃岩島附近,明確展現對國際航行自由的支持。 中國雖宣稱驅離成功,但美方立刻駁斥,強調其行動完全合法。 這種針鋒相對,反映出南海已成美中戰略角力的前線,而黃岩島正是其中最敏感的節點之一。

在這場南海角力中,台灣的聲音不可缺席。 黃岩島在我方稱為民主礁,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與現有法規,屬於南海諸島的一部分。 外交部已嚴正聲明,中國無權片面劃設保護區,這是對台灣主權的侵犯。 此一立場凸顯:台灣並非局外人,而是利益攸關者。


台灣必須有角色

然而,台灣也面臨一項結構性困境:若僅止於發表聲明,容易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若單打獨斗,又可能被中國“各個擊破”。 因此,台灣在南海必須同時在三個層次展現積極角色:第一,與美國菲律賓共商對策,融入區域安全架構; 第二,借力國際法,重申2016年海牙仲裁結果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展現守法行為體的形象; 第三,推動區域內的環境合作與漁業資源永續,與周邊國家共同建構治理機制,凸顯台灣真正的負責任態度。 唯有如此,台灣才能避免孤立,並強化自身作為“區域合作一員”的定位。




中國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島、軍事化建設受到廣泛批評時,便以“生態保護”為新論述,意圖創造話語優勢。 (資料照片/美聯社)

阻止中國分化各個擊破

黃岩島保護區的設立,不僅是中菲摩擦,更是美中對抗的縮影。 中國借“生態治理”合法化主權聲索,菲律賓強調專屬經濟區,美國則以軍事行動維護航行自由。 在這盤棋局裡,若台灣缺席,就等於任由中國獨占話語權,進一步邊緣化我方主張。

因此,台灣必須清楚表達:我們是南海秩序的利益攸關者,願意透過合作來維護區域和平與資源永續。 唯有把自己定位為“區域合作的一員”,才能避免孤立,也才能與美菲並肩,阻止中國分化“各個擊破”。 南海爭端不會短期結束,但台灣唯有展現自信與智慧,才能不只是旁觀者,而是塑造秩序的一環。

※作者洪浦釗為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