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掀"老年貧窮"潮!年薪百萬前工程師晚景淒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更令人唏噓的是,過去領有百萬年薪的專業白領,如今也因年紀增長導致體力與心智能力下滑,只能轉而從事低薪藍領工作,過著與昔日截然不同的晚年人生。

從年薪百萬到時薪不到千元:工程師的無奈餘生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88歲退休工程師約翰·法西(John Fahy)正是老年勞動潮下的縮影。曾擁有高薪職涯的他,如今在一家家庭用品零售商客服部門輪班,每天需長時間站立,時薪僅23美元,遠低於過去的工程師收入。他坦言:“若沒有額外收入,我無法維持生活。”

法西回憶,數年前妻子罹病,龐大的醫療費用對家庭積蓄造成沉重壓力。即便妻子去年已過世,他仍必須繼續工作。對他而言,工作不僅是維持生計的手段,也成了精神支柱。他表示:“工作讓我能繼續生活,也能與人互動,我不覺得自己會真正退休。”他唯一的心願,是親眼見到孫女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From 6 figures to minimum wage: America's oldest workers are taking pay cuts https://t.co/1e0eBIdKbR — Business Insider (@BusinessInsider) September 12, 2025


經濟壓力成主因:上百名高齡長者的悲歌

《商業內幕》調查了超過140名80歲以上仍在工作的長者,結果顯示,多數人都是因經濟壓力而不得不繼續工作。報導指出,雖然這些長者的時薪普遍高於美國聯邦最低工資7.25美元,但自2009年起聯邦最低工資長期未調整,而同期通膨率已上升逾50%,使他們的實質購買力大幅下降,不得不依靠工作維持基本生活。


在這些高齡勞動者中,不少人早年曾任白領或高薪藍領,但隨著年齡增長及健康狀況下降,他們不得不接受薪資較低的工作。盡管如此,多數人仍抱持“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好”的心態,在社會邊緣努力尋求自我尊嚴。

另一名89歲的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故事同樣令人感到悲傷。他因三十年前離婚而喪失所有財產,如今仍努力填補經濟缺口。每周工作三天、每天送貨九小時,但月薪僅相當於他1970年代一周的收入。他坦言:“人生總有起伏,能工作我心存感激,但已無力像過去那樣享受高檔生活。”

這些個案顯示,即便社會整體看似富裕,許多長者的晚年生活仍面臨困境。他們的經歷不僅反映個人掙扎,也揭示了高齡化社會中不容忽視的集體挑戰與隱憂。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