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百年古董現身大溫舊貨店 標價30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大約一年前,西摩弗雷澤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 SFU)考古與民族志博物館的一位教授收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請求。


當時,位於奇利瓦克(Chilliwack)的 Thrifty Boutique 二手精品店希望將他們展出的幾件物件捐給該校的博物館,用於研究。

SFU 的 Sabrina Higgins 教授回憶說:“我猜是有位考古學家走進店裡,看見這批東西,就跟店主說,‘喂,你們真的應該聯系從事古董研究的人’”。




據博物館方面對媒體公開的照片顯示,這批捐贈包括 11 枚戒指 和 2 枚獎章。


來源可追溯至中古時期?教授推測或屬公元 5 至 6 世紀

Higgins 教授認為,這批物件很可能可追溯到公元 5 世紀或 6 世紀。這些戒指與獎章在二手店標價僅 30 加元出售。




根據介紹,按造型、紋樣和制作手法來看,這些物件更像是中世紀(medieval)風格,而非羅馬黃金時代所用的材料或工藝。專家推測這些物件可能起源於古代西部羅馬帝國的某地區。






不過,這些都尚未被確認——SFU 將在明年秋季開設新的考古課程,由學生參與研究、驗證這些器物的真正年代與來源。

“至少需要一個學期,甚至更久,才能把這些物件的來源拼湊出來”。Higgins教授 說,“我們系裡有先進的研究設備用來深入分析這些物件,對學生來說將會是一段極具收獲的旅程”。

捐贈背後的倫理抉擇:博物館通常拒收無來源文物


值得注意的是,SFU 的博物館通常不會接受來源不明的文物,因為這些物件可能是被非法盜掘的考古遺物。

在決定是否接受捐贈時,博物館和教授團隊面對了一系列倫理問題——若無確切來源記錄,這些物件是否應被接納?若不接納,它們將落入何處?這些問題也將被納入 2026 年秋季課程的教學討論中。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