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柯克争论:信仰政治化?还是信仰公共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赵晓评论文章:近日,友人转来一文《查理·柯克:一位披着基du教外衣的政治操盘手》,希望听到我的回应。


我注意到:此文引发了百余条讨论,且评论区否定、批评的声音明显多于肯定的声音。

但我愿意先为作者说两句话。


第一,文章具有批判性思维。基du徒不能人云亦云。

今天大家都在纪念柯克时,作者愿意从不同角度发问,这本身就是好的。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兼听不同观点与论证,最终独立思考:

柯克究竟代表什么?

我该如何看待他?

第二,文章有重要的警醒意义。

信仰在历史上的确屡次被工具化、政治化。

所以,这是非常危险与现实的试探。

教会若失去属灵根基,就可能被世俗权力利用。



即便在悼念柯克、好评如潮的当下,这样的提醒仍值得珍惜。

然而,批评亦有其道,批评本身也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校正。

例如,批评须精准、中肯,带着爱的温度;


回应建设性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批评之后要回应建设性的问题:

基du徒究竟应不应该关心公共?

能否参与政治?

如果可以,该如何参与?


这正是原文不足之处。

文后的许多评论就不断指出:文章批评有余但建构不足,在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问题。

本文亦提出几点回应,希望通过厘清概念、界定边界等,进一步探讨基du徒公共参与的真正路径这一重大话题。



一、概念需要厘清

讨论问题,最怕概念模糊。

若概念不清,批评就容易落空,反徒生争端。

针对此文,特别澄清四个常见混淆:

1. 信仰政治化 ≠ 信仰公共化

• 信仰政治化(politicization of faith):把信仰降格为政治工具,为权力背书、为利益服务。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