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73歲婦"無痛取卵" 86歲翁"試管受精" 你敢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能想像73歲的老奶奶被紀錄做了“無痛取卵”手術,另外86歲的阿公的病歷竟然寫著進行“試管內受精”?近日大陸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公布多起醫保資料異常的典型案例,引發各界關注。這些看似荒謬的錯誤,其實源自醫療資料輸入時的小失誤,卻也凸顯出醫保系統在資料把關上的漏洞。


根據《新京報》9月29日報導,其中一名73歲女性患者其實只是做了“無痛胃腸鏡”,但因醫師在系統中只打了“無痛”兩字,從下拉選單中不慎點選成“無痛取卵”,結果造成病歷超離奇。另一家醫院則記錄一名86歲患者做了“試管內受精”,事實上他罹患的是“腎功能衰竭”,由於診斷代碼簡寫“SGNSJ”與“試管內受精”相同,醫師未確認選項就直接送出,才導致誤植。

雖然這兩起事件只是操作失誤,但也顯示出系統設計與人為把關都有待加強。醫保單位強調,醫療資料錯一字就可能誤導監管判斷,不僅浪費資源,更可能影響醫療決策。


除了診療項目填錯,還有更多驚人案例。像是一位醫師的處方藥總金額竟然比全國平均高出200倍!追查後發現,原來醫院系統在上傳住院費用時,沒有填寫醫師姓名的欄位自動補上“未知”,導致多位“未知醫師”開出的藥量異常集中,進而引發預警。盡管這回醫保局沒有對醫院開罰,但已要求全面整改資料填報流程。

另外,藥品濫用問題也不容忽視,一位醫師竟在一分鍾內連開多張同樣處方,背後竟是藥商代表非法搜集個資,冒名看診領藥。該醫師雖知情仍持續開立“糖尿病、藥效不佳、建議換藥”等診斷,醫院最終對該醫師停聘、扣薪並移送處理。







還有一項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某醫院資料顯示,有百餘位男性病患接受“宮腔鏡”檢查。經調查,是因為醫院誤將“輸尿管鏡”的項目代碼填成“宮腔鏡”,導致資料系統自動對應錯誤,才出現“男病女治”的荒謬紀錄。對此,當地的醫保局就提醒,醫療機構是醫保資料的第一線守門員,必須強化內部校對與系統驗證,避免讓小錯變成大漏洞。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