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溫哥華新聞: 現實版豪門狗血劇:溫哥華富二代騙走家裡$520萬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要說電視劇裡的狗血劇情,有時候真不如現實精彩。最近在BC省高等法院上演了一出“現實版豪門恩怨”,簡直讓人一邊看判決書一邊想吃爆米花:一個兒子把父母和哥哥告上法庭,結果沒贏到一毛錢,反倒被判賠自己爸媽520萬加幣!


沒錯,五百多萬加幣,就算在寸土寸金的溫哥華,也是一套豪宅的價格了。

這樁官司的主角是Randeep Nijjar,朋友都叫他“Nick”。他狀告自己的爸爸Bob、媽媽Raji,還有哥哥Raj,理由是——家族企業分紅不公平,他沒拿到應得的那份。


然而,法院的判決結果簡直反轉再反轉:Nick不但沒拿到錢,還被法官認定倒打一耙,擅自挪用了家裡的錢,最後欠爸媽整整 5,246,754.99加幣!嘖,連小數點都算得清清楚楚。

家族企業?還是“一廂情願”

Nick在法庭上搬出一個他自創的說法——所謂的“Nijjar家族企業”。在他的版本裡,全家人早就有個口頭協議,幾十個公司、上百套房產、無數酒店,全都算在這個“家族大盤子”裡。

但問題來了,證據呢?法官翻了整整184頁的判決書,950段內容,愣是沒在裡面找到這個所謂“神秘協議”的影子。更離譜的是,Nick在開庭過程中還不停改口,今天說協議A,明天說協議B,到了後面幹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示意圖,圖文無關)


法官看不下去了,直接點評:“Nick可能覺得父母有錢就該一直給他打錢,可能覺得哥哥有的他也該有,但這些都只是‘想當然’。你想要財富繼承權,請先拿出證據。”一句話,瞬間把Nick的幻想戳破。

父母反擊戰:兒子啊,你才是那個欠錢的人

戲劇性的一幕來了,Nick雖然沒告贏,反而被爸媽順勢打了個反訴。理由很簡單:這孩子多年來在幾個房地產開發項目裡,拿著爸媽出的錢,卻一再違約,最後把錢轉進了自己口袋。




(示意圖,圖文無關)

比如,2007年的“Knight街項目”。當時Nick大學畢業兩年,還啃老住在家裡,父母一心想“讓孩子獨立”,就幫他買了兩棟相鄰的房子,讓他當開發商練手。

本來約定好利潤三七分:爸媽七,兒子三。結果呢?開發他沒弄好,還拉別人來收拾爛攤子。最後房子賣掉了,Nick居然自己吞掉了一半收益,爸媽一分錢沒見到。

再來看2014年的“East 21街項目”和2015年的“Dunbar項目”。套路差不多:爸媽出錢,Nick負責開發。

結果East 21街的地,Nick轉手就賣了,還偷偷把錢拿去買別的房產,居然還告訴爸爸說“這是公司買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