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什么信号?许家印全球资产正被彻底清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对许家印的“追索”又进了一步。


最近,香港高等法院作出历史性裁决:对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的全球资产实施接管,并冻结其名下逾77亿美元资产。

之所以说“历史性”,是因为对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已开始由公司清盘转到个人资产的接管。


接管范围覆盖许家印直接持有的财产及其通过复杂网络控制的离岸资产。

据报道,许家印及其家族资产遍及全球,分布在包括但不限于英国、加拿大等地。除豪宅豪车、私人飞机外,许家印及其家族还持有大量离岸公司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

恒大集团的清盘进程始于2024年1月29日。

香港高等法院委任安迈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杜艾迪及黄咏诗为共同清盘人。

但清盘了18个月后,境外资产仅变现2.55亿美元,

其中,中国恒大直接持有资产的可变现额度,仅有1100万美元。而恒大集团总负债高达2.4万亿元人民币,债务与资产比例悬殊使得债权人追偿希望渺茫。

2025年4月,清盘中的中国恒大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委任清盘人作为许家印全部资产的接管人。



法院要求许家印披露其价值在5万港元及以上的全部资产,但许家印根本没有遵守资产披露令,这被法院认定为“公然蔑视司法程序”。


9月16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最终支持清盘中的中国恒大诉请,判令由清盘人黄咏诗、杜艾迪作为接管人,接管许家印资产。

至此,恒大清盘人角色发生转变,变成了资产接管人。

这一裁决意味着许家印的私人资产首次被全面穿透清算,其通过离岸公司、家族信托乃至“技术性离婚”等手段构筑的财富屏障被彻底击穿。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同样被纳入资产追索范围。


许家印与前妻丁玉梅于2021年办理离婚,并将价值427亿元的资产转移至丁玉梅名下。法院调查发现离婚协议存在“避债动机”,英国法院随后冻结其名下价值600亿港元资产并限制每月消费不超过2万英镑。

而且,许家印早于1995年即在香港设立安基集团,恒大分红通过境外控股公司流入许家印家族口袋,仅上市以来其个人分红超500亿元。例如,其子许腾鹤名下200亿港元信托、丁玉梅通过5家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在伦敦购房4980万英镑,均试图规避追索。

此案还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是法院裁定将许家印通过离岸信托持有的资产一并纳入接管范围,彻底击碎了"海外信托绝对安全"的幻想。

香港法院主要依据了两个关键的法律原则来“穿透”许家印家族信托的合法外表。

一是欺诈性转移原则。

法院审查的关键在于资产注入信托的 “时间点” :·如果委托人在注入资产时,已经资不抵债或濒临资不抵债,或者该行为导致其无力偿还已知债务,那么该转移行为就被视为具有“欺诈债权人”的意图。

2017年,当时的许家印以290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当时就开始系统性财务造假,并在此后仍进行巨额分红。2019年至2020年,恒大地产累计虚增收入5641.46亿元,虚增利润920.11亿元。许家印作为实际控制人,在此背景下将个人资产注入信托,其动机被法院认定为在债务“暴雷”前转移资产,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

二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许家印过度保留了信托的控制权,而且信托人与委托人具有高度一致性。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53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