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2025年諾貝爾獎揭曉,創新藥新風向標來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季不僅是科學界的盛宴,在科學發現和新興技術推動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諾獎也常常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向標。

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瑪麗·E·布倫科(Mary E.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和阪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們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貢獻,獲獎者將平分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832萬元人民幣(专题))獎金。


三名獲獎者“合力”解碼人體免疫系統

諾獎官網公報介紹,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必須得到調節,否則可能會攻擊自身器官。三名獲獎者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現,阪口志文發現了調節性T細胞,它可以有效阻止免疫系統攻擊人體自身,布倫科和拉姆斯德爾則找到了與之相關的基因,這些成果加深了科學界對免疫系統如何運作的理解,推動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據介紹,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保護人體免受數千種不同微生物的入侵,微生物有不同的外觀,並且許多偽裝成與人類細胞相似的形式,免疫系統如何決定它應該攻擊什麼,和它應該防御什麼成為免疫機制的關鍵。

瑪麗·E·布倫科、弗雷德·拉姆斯德爾和阪口志文三位科學家確定了免疫系統的防御機制,即“調節性T細胞”,它可以防止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身體。

據官方資料,1995年,阪口志文追根溯源,做出了第一個關鍵發現。當時,許多研究人員相信,免疫耐受只是由於胸腺中潛在有害的免疫細胞,通過稱為中樞耐受的過程被消除而產生的。阪口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統更加復雜,並發現了一類以前未知的免疫細胞,可以保護身體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


瑪麗·E·布倫科、弗雷德·拉姆斯德爾在2001年做出了另一項重要發現,當時他們解釋了為什麼特定小鼠品系特別容易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他們發現這些小鼠的基因發生了突變,他們將其命名為Foxp3。他們的研究還發現,該基因的人類等效物的突變會導致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PEX(一種連鎖遺傳綜合症)。

2003年,阪口志文將有關研究發現聯系起來,證明Foxp3基因控制著他在1995年鑒定的細胞的發育。這些細胞現在被稱為調節性T細胞,其作用是監測其他免疫細胞,並確保人體的免疫系統耐受自己的組織。


三位獲獎科學家中,瑪麗·E·布倫科,1961年出生,目前任職於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弗雷德·拉姆斯德爾,1960年出生,目前任職於美國索諾馬生物治療公司。阪口志文,1951年出生,為日本(专题)大阪大學免疫前沿研究中心的教授。

創新藥企風向標?

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季不僅是科學界的盛宴,在科學發現和新興技術推動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諾獎也常常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向標。

今年諾獎公報稱,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發現開創了外周耐受領域,激發了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醫學治療的發展,也可能有助於器官移植,其中一些治療方法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與諾獎發現有關的治療領域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解除免疫抑制環境的癌症免疫療法;以及減少器官移植過程中免疫排斥反應。

據華創證券2025年8月相關研報,目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大約150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疾病是僅次於腫瘤的第二大市場。自身免疫疾病領域藥物市場廣闊,已催生多款百億美元重磅單抗。然而,由於自免疾病通常涉及多條信號通路,單一靶點的幹預難以充分控制疾病進程。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並解決現有單抗療法在耐藥性和療效上的不足,很多跨國藥企和國內企業正積極布局自免雙抗/多抗的研發,自免治療正邁向多靶點幹預時代,迎來重大產業升級機會。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