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华为: 中国制造业第一大民企 "赢"了华为比亚迪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可能从来没听过这家企业的名字,但它却把华为、比亚迪、美的全都“赢”了。它从一个“织布厂”起家,干到如今成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第一名。


但你知道吗?它不是顺风顺水干上来的,而是一路踩着雷区、顶着质疑,从小镇一步步闯出来的。它怎么做到的?故事得从30年前说起。

一个建筑工人,盯上了一桶油


1994年,在江苏苏州吴江盛泽镇,一个叫陈建华的年轻人做了个“别人看了都摇头”的决定:他要接手一个马上要倒闭的织布厂。

这个厂当时破得一塌糊涂,机器老旧、工人要走、欠债一堆。设备什么水平?104台旧丝织机、8台绕丝机、35台捻丝机,全是淘汰货。一开机就像拖拉机在轰。

谁会愿意接手这种厂?没人。但陈建华偏不信邪。他不是大老板出身,也没靠山,年轻时还干过建筑工人、当过纺织厂车间主任,完全是“靠手艺吃饭”的人。

但他敢赌。他一边修机器,一边贷款买了1200锭先进设备,真金白银砸进去。厂子慢慢活了过来,工人说:“厂子不倒,我们不走。”



到1999年,陈建华干脆注册了一家公司,叫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这就是恒力集团最早的样子。

这时候,外面人怎么看他?“做布的”“家族厂”“过时产业”,说得难听点就是“没前途的小地方作坊”。但他一句话:“我认准的,不回头。”

几年后,恒力靠着布料质量、订单交期,做成了行业里响当当的牌子。可陈建华却没想着“守摊子”,他盯上了上游——石油。

为啥?因为布料的原料叫聚酯纤维,是用一种叫PTA的化工产品做的,而PTA是从芳烃里炼出来的,而芳烃,是石油里提出来的成分之一。换句话说——布,得靠石油“炼”出来。


过去恒力都是“买”原料,但买的多了,就知道什么叫“被卡脖子”:行情涨你得接,别人断货你得扛,利润全被上游吃了。

陈建华不想被人掐着脖子走路。他说:咱要把产业链做到底,从“布头”做到“油桶”。

但这事,没人看好。

一个织布的,要去搞石化炼油?听起来就像卖烧饼的说要造火箭。银行不信你、行业看你笑话,连地方政府都觉得你“扯”。


但机会来了。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发了个文件(国发〔2014〕28号),明确说支持民营企业搞大型石化项目。这就像一扇原本锁死的大门,突然打开了一道缝。

陈建华立刻拍板:去辽宁大连长兴岛干一个大项目——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工程。2000万吨是啥概念?相当于中国年度炼油总量的近十分之一。

别人觉得“疯了”,他说:“不干,永远被人定价。”

2015年项目正式开建。但建这种项目可不是工地拉个围挡就能干。炼化属于高风险重工业,审批手续堆成山,环保标准要死磕、融资压力又巨大。

尤其是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政策支持少,一般人早放弃了。

但陈建华硬撑着干。他用自己已有的资产(比如恒力石化、恒力纤维)做联动,跟地方政府谈支持政策,边搞施工边搞融资。

工地现场条件艰苦,一线工人说,“冬天零下二十度,风吹得脸都裂。”很多工程师干脆吃住在现场,连着半年没回家。这项目一天就得烧掉几百万现金,但恒力没断过一天工期。

到2018年第四季度,项目终于打通全线,能从原油直接拉出布的原材料。别人买PTA、买聚酯,他自己全能产,整条链条打通。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