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雙十慶典 賴清德喊話中國"侵略必敗"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今年雙十演說中,喊話中國要體現大國責任,放棄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宣示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中國外交部隨後回應,批評賴清德是“麻煩制造者”、“危險制造者”、“戰爭制造者”。


台灣10月10日舉辦“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前發表任內的第二次雙十演說。他在演說中以三種方式呼喊:“台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中華民國台灣加油!”他也直接點名中國放棄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特別感謝日前前往花蓮光復鄉救災復原的“鏟子超人”。

現場出席的還有兼任籌備委員會主委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前總統蔡英文陳水扁,在野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等。前總統馬英九則稱不滿賴清德“兩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今年再次選擇不出席。


喊話中國體現大國責任

賴清德的雙十演說從台灣民主化談起,稱從今年9月開始,台灣解除戒嚴的天數已經正式超越了戒嚴的統治天數,象征台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的陰霾,是“歷史性的一刻”。

他稱,從俄烏戰爭、中東動蕩到中國持續軍事擴張,世界正遭遇變局,台灣也不例外,同時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但仍創造亮眼的經濟表現。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的報告,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由3.3%大幅上調到5.1%,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也超越了中國。”

賴清德表示,台灣股市今年站上2萬7301歷史高點,市值更超過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八大股市,外匯存底也首度突破6千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紀錄。

他也談及歷史,稱今年是二戰終戰80周年,歷史殷鑒不遠,“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並表示二戰結果說明了“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

去年的雙十演說中,賴清德也曾喊話中國發揮影響力,對和平作出貢獻,但這次沒有如去年一樣提到“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等強硬措辭。


宣示打造“台灣之盾”

賴清德同時在演說中宣示,政府將在今年底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准,超過GDP的3%,並在2030年之前,達到GDP的5%。透過國防預算增加,以達到三大目標,包含:

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台灣分層防御、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御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深化本土供應鏈,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伙伴,並共同排除紅色供應鏈。

此外,日前花蓮光復鄉因暴雨發生嚴重災情,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至少19人死亡157人受傷,目前仍有5人失聯。


賴清德在演說最後,也特別感謝近日前往協助救災復原工作的志工。他形容,這是一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每一位‘鏟子超人’鏟出的,不只是厚重的淤泥,幫助災民重返家園......更證明了,台灣人在面對危機時,擁有無比強大的韌性,有決心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在野黨如何反應?

現場致詞的韓國瑜在演說中大談中華民國,並高歌一小段費玉清的《國恩家慶》,向光復鄉的賑災志工致謝。他也稱,“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我們絕對不能讓台海發生戰爭、也不能繼續放任黨派之間永無休止的惡斗,也希望對美國的關稅談判能夠順利”,形容這是影響台灣未來的三座“隱形的堰塞湖”。

韓國瑜提到:“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被去中化激化的戰爭機率、被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被關稅談判有可能會犧牲的台灣未來。”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針對賴清德日前的說法回應,民進黨完全把中華民國丟掉,把“中國”讓給對岸。如果堅持台灣中國互不相容,就是讓中華民國消失。他稱,絕對不可以把台灣的未來、中華民國的未來交在華府跟北京手上,中華民國應自立自強。

賴清德9日在台中的國慶晚會時表示,中華民國來台70多年,已落地生根與台灣融為一體,“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