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 老外为什么不吃?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看来,中国人会熬制猪油的事情还是没有被外国人家喻户晓啊!


2013年某场国际烹饪比赛中,中国法国厨师可以相互拿走对方的一样食材,然后再进行比拼。

法国厨师上来直接拿走食用油,估计内心想的肯定是“没有油我看你咋做菜?”但,他显然小瞧了中国厨师和任何一个会做菜的中国人。


比赛开始之后,法国厨师等着看中国厨师的笑话,可中国厨师却有条不紊的拿出了白花花的猪肉开始熬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肉慢慢的变成了猪油,这让法国厨师非常不理解,猪肉是如何通过质变变成了油。

外国人不理解肉怎么变成油,西方国家也不怎么使用猪油,自然不认识猪油,也不知道猪肉可以变成猪油。



而在中国,猪油可是最重要的食用油,很多菜系都离不开猪油,同时也是儿时记忆。

在早些时候,家里的大人会在赶集的时候买一些厚厚的猪板油,回家洗净切碎后直接加水慢熬。

直到油脂清澈、油渣焦黄,这样的猪油才是合格的,这样炼出的猪油炒青菜,香气扑鼻,带着独特的肉香。


剩下的油渣撒上椒盐或辣椒,也是一道美味小食,非常酥脆又带着油香,现在的市面上买的猪肉渣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柴火灶熬出的焦香滋味。

感觉只有从黑铁锅里熬出来的油脂和猪肉渣才会更香,是不是勾起了很多的童年回忆?

那时的猪油拌饭,更是香迷糊了,一碗大米饭配上一勺猪肉和一点点酱油,米饭就会变得粒粒分明、油脂透亮。

然而如今,食用猪油的人越来越少,数据显示,中国人均猪油年消耗量已不足1公斤,大家的家里还会食用猪肉吗?可能北方小伙伴的家里会多一些吧。


中国人食用猪油的历史可追溯至周朝,至宋代,当时猪油已被广泛用于煎、炸、炒、拌等多种烹饪方式。



《礼记》中记载的“纯敖”,即为猪油拌饭的吃法,说明古人早已懂得其美味。

民间有“一勺猪油千碗香”的说法,足见其地位之重,每逢年节,家家户户炼油的场景堪称仪式,而到了近现代,猪油的普及更多与物资匮乏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期,粮油凭票供应且限量,1964至1965年,上海市民每月食用油配额仅为半斤。

1965年,安徽省辖市居民每月仅5两,县城居民仅4两,这肯定不够吃啊,所以那个时候家家都珍惜少有的猪肉,逢年过节才会见一点油星。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