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杨振宁: 《纽时》讣告丨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Chen Ning Yang, Nobel-Winning Physicist, Is Dead at 103


他与同事李政道于1956年提出“自然界四大基本力之一可能违背物理定律”,这一观点曾引起轰动。

这是1963年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他的同事弗里曼·戴森曾评价,杨振宁数学美感的感知“能将他最不起眼的计算转化为微型艺术作品”。图片来源:罗伯特·W·凯利/生活图片集,盖蒂图片社供图


作者:乔治·约翰逊

2025年10月18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2:56更新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于周六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对数学美感的敏锐把握,曾帮助人类揭示出自然界运行规律中一个出人意料的“褶皱”。

杨振宁的逝世由北京清华大学宣布,他在该校任教多年。

1956年,杨振宁与同事、物理学家李政道共同提出一个观点:自然界四大基本力之一,可能违背“宇称守恒定律”这一看似不容置疑的原则。该定律的核心是“一种物理现象与其镜像应表现完全一致”。他们的预测很快通过实验得到证实,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9年,杨振宁纽约(专题)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现石溪大学)退休时,着名物理学家、同事弗里曼·戴森称他是“20世纪物理学界最杰出的‘风格大师’”,仅逊色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保罗·狄拉克。

戴森评价道,杨振宁数学美感的感知“既能将他最不起眼的计算转化为微型艺术作品,也能将他更深刻的理论推测打造成传世杰作”。


晚年的杨振宁中国广为人知,他积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2004年,82岁的他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翁帆结婚,名气进一步提升。两人相识于1995年,当时翁帆在一场国际物理学研讨会上担任翻译。据《中国日报》报道,杨振宁曾称翁帆是他“上帝赐予的最后一份礼物”。

杨振宁常以“弗兰克”(取自本杰明·富兰克林)为英文名。他属于二战后那一代年轻理论物理学家,当时人类发现宇宙射线中存在大量奇特的新粒子,亟待科学解释。1956年,他与李政道专注研究其中最奇特的一种粒子——如今被称为“K介子”或“Ka子”。这种粒子最初是通过气球搭载的探测器及山顶观测设备记录的轨迹被发现的。

有时,K介子会衰变为两个更小的“π介子”,有时则衰变为三个。这一现象本身并不异常,但它的衰变方式似乎违背了“宇称守恒定律”——而这一“镜像对称性”原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

当时的物理学家不愿接受“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这类核衰变”的结论,于是被迫提出“存在两种K介子”的假设,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θ介子”与“τ介子”。这两种介子在其他方面完全相同,仅衰变方式不同。


与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一样,杨振宁与李政道也怀疑这种“两种介子”的解释只是权宜之计——是为回避棘手实验结果而临时提出的假设。1956年春,当时任职于美国新泽西(专题)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在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兼职的杨振宁,前往纽约市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进行定期会面。

两人在附近一家中餐馆共进午餐时,直面了一个可能性:弱核力(核衰变的“驱动力”)可能不遵循镜像对称性。同年秋季,他们在《物理评论》期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提出了验证这一猜想的方法。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吴健雄接受了这一挑战。她在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展实验,证实弱核力确实会破坏宇称守恒。实验显示,原子核衰变时,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电子数量多于另一方向——对称性并不成立。

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选机构所在地)的“慢节奏”流程罕见提速,1957年,这两位物理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或许是史上“最快颁发”的诺贝尔奖之一。他们也是首批华裔(专题)诺贝尔奖得主。此后,人们常将“李杨”或“杨李”并称,仿佛他们是一个整体,却不知两人的关系当时已出现裂痕。

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部分公开资料记载为9月22日)出生在中国合肥,位于上海以西约300英里处。他是杨武之与罗孟华夫妇五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杨武之是一名数学教授。

杨振宁的童年与少年时期多在北京度过,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逃往南方的昆明。1940年,日军为切断英国中国国民党军队输送物资的“滇缅公路”(公路终点为昆明),对杨家所在的庭院进行了轰炸。轰炸后,一家人迁往郊区。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651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