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稀土武器?彭博:終將後悔 能靠泥土挾持全世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中貿易戰升級之際,“稀土”一詞再度引發全球關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中貿易戰升級之際,“稀土”一詞再度引發全球關注。由於北京長期主導全球稀土供應,外界憂心產業鏈受制於人,不少人認為要在中國以外建立完整供應鏈,難度堪比“登月計劃”。然而專家指出,這樣的說法過於誇張。


《彭博社》一篇分析文指出,要確保全球大部分稀土供應安全所需的政府支出其實微乎其微——這些稀土元素是制造軍用飛機、彈藥、高強度磁鐵,以及電動車與風力渦輪機不可或缺的材料。

根據估算,這筆開支大約相當於白宮一間舞廳的造價(約2億美元),或者硅谷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業者在AI運算上的六小時支出(約3.5億美元)。以某些標准來看,政府甚至可能從這筆投資中賺錢。

中方認為“稀土”能成為與西方民主國家掌控半導體供應鏈同等級的地緣政治武器,但這個想法顯然是嚴重誤判。

原因在於,礦物加工並不是火箭科學。它也不是那種需要極紫外光(EUV)光刻機才能實現的3奈米芯片設計——那才是真正的“登月級”創新,需要數十年、數百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光是一台EUV光刻機就價值約4億美元)。


幾乎所有常見的礦物提煉過程都使用相同的基本程序——研磨、焙燒、浸出、分離——而這些加工場的工程專業主要著重在如何降低成本與安全風險,而非解決物理或化學上的根本難題。

中方雖在稀土生產上占據主導地位,確實具備一定技術優勢,但在這個產業中,這種優勢微乎其微,而且很容易被追上。


人們常主張,在重視環保的民主國家,處理稀土伴生的低放射性釷與鈾廢料是一大難題——但事實並非如此。MP Materials與伊路卡資源公司(Iluka Resources Ltd.)皆計劃在礦場內部處理尾礦,采用防止地下水滲入與粉塵外泄的設施。類似的廢料其實在磷肥產業中也相當常見。

這些設施,以及其他正在尋求數億美元優惠貸款的項目,合起來已足以滿足全球的稀土需求——即使北京動用“核選項”,全面禁止出口,也不會讓世界陷入缺料危機。當前美國對風力發電與電動車(稀土磁鐵最大消費者)的政策戰確實讓維持這條供應鏈的成本更高,但即便如此,實現供應多元化仍非不可能。

中國雖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但它之所以能成為主導供應國,是因為長期以來被視為最廉價、最穩定的長期來源。而近月來的地緣政治叫囂,似乎已經永久摧毀了他們的聲譽。如今,數十家競爭對手的礦業與加工企業正積極崛起,准備取而代之。

只要已開發的民主國家不要忘記此刻的教訓,北京終將後悔——因為它錯估了自己能憑一堆泥土挾持全世界。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