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高市早苗的财政豪赌:早苗经济学或将日本推向深渊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危险的财政民粹主义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决选投票中以185票对156票击败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第29任总裁。经过紧张的联立协调,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就任日本(专题)第104代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然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光环难以掩盖其经济政策的危险性。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1日,日本大阪,一份《读卖新闻》号外报道称,日本国会选举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为首相。

高市提出的“早苗经济学”(Sanaenomics),表面上是“日本经济强韧化计划”,实质是极端的财政民粹主义。她的“三支箭”——大胆的金融宽松、机动的财政支出、大规模的危机管理投资——每一支都射向了日本财政的要害。最令人担忧的是她公然宣称要在达到2%通胀目标前冻结基础财政收支(Primary Balance)黑字化目标。日本政府债务预计2025年将达GDP的235%,位居发达国家之首,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大举借债,无异于财政自杀。

她甚至公开批评日银的利率政策,声称“现在加息是愚蠢的”,这种对央行独立性的粗暴干预,暴露了其经济思维的危险性。在全球主要央行都在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日本继续维持超宽松政策,只会加剧日元贬值,推高进口物价。

二、危险的极右联盟与财政民粹主义共振


高市政权的政治基础正在发生危险的转变。公明党退出联立政权,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维新会的加入,这一政治重组标志着日本政治向极右财政民粹主义的急速倾斜。维新会本身就是极右的财政民粹主义政党,虽然表面上主张“身切り改革”(自我削减改革)和行政效率化,但其核心政策——大规模减税、废除各种规制、极端的“小政府”理念——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财政不负责任。

这种“民粹主义同盟”的形成极其危险。维新会的“减税至上主义”与高市的“支出扩张主义”看似矛盾,实则殊途同归——都是通过牺牲财政健全性来讨好选民。维新会主张通过削减公务员和行政成本来实现减税,但这种削减远远无法弥补税收损失;高市则主张通过借债来增加支出。两者结合的结果必然是:一边大幅减税,一边增加支出,财政赤字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失去了公明党这个相对理性的制衡力量,日本政治将彻底失去财政纪律的最后防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在自民党内部,副总裁麻生太郎作为财政纪律派的代表,其影响力也将被这种极右联盟所稀释。高市曾批评“财务当局对基础财政收支的执着导致安倍内阁的财政出动半途而废”,如今有了维新会的支持,她更有底气挑战党内的财政保守派。这种政治格局的剧变,预示着日本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财政放纵时代。


三、财源幻想与债务陷阱

高市深知物价高涨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大开支票:扩充地方交付金、支持医疗护理人员加薪、废除汽油税暂定税率等。这些措施听起来很美好,但钱从哪里来?

她提出的增收措施——将金融所得税从20%提高到30%、整顿税收特例措施等——根本无法覆盖庞大的支出。更何况,在维新会的压力下,减税议程将不断扩大。一边要满足选民对减税的期待,一边要兑现增加支出的承诺,这种财政算术根本不可能平衡。最终只能依赖发行更多国债,将负担转嫁给未来世代。

“早苗经济学”的核心谬误在于,它假设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可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进而通过税收增加来改善财政。这种“先花钱后赚钱”的逻辑,在人口老龄化、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日本根本行不通。日本的结构性问题——人口减少、生产率低下、创新不足——不是靠印钞票和发国债就能解决的。相反,过度的财政刺激只会造成资源错配,延缓必要的结构改革,使问题更加恶化。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