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剛拿下大單 川普又要開第二槍 中國被做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川普最近動作頻頻,剛和澳大利亞簽下幾十億美元的稀土大單,轉頭又要對華展開第二輪反擊。


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呢?美國在稀土這盤棋上,每走一步都在暴露自己的“軟肋”。川普的這次反擊真的能成功嗎?

川普最近在稀土領域的動作確實夠熱鬧,剛和澳大利亞簽下十億美元的稀土大單,轉頭就吆喝著要搶哈薩克斯坦的鎢礦項目,還放豪言說一年後美國稀土會多到不知道怎麼處理。


這陣仗擺得挺大,不明真相的人可能還真以為美國要在稀土領域翻身做主了。可實際上呢?這每一步棋都在明晃晃地暴露美國的致命軟肋,說白了就是在給自己壯膽罷了。

先說說美澳那筆十億美元的稀土供應協議,2025年10月剛在華盛頓簽的字,雙方說得好聽,要建立"獨立、安全"的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可這協議裡壓根沒提一個關鍵問題:挖出來的稀土礦石怎麼辦?總不能當石頭擺著看吧。

全球都知道,稀土這東西不是挖出來就能用的,得經過冶煉分離這個關鍵環節,而在這一塊,中國的地位至今沒人能撼動。

根據招商證券的研報,中國在全球稀土冶煉分離產量中占比高達86%,緊跟其後的澳大利亞萊納公司(Lynas)2018年產量才1.77萬噸,僅為中國產量的14%,而且還老受當地環保政策的擾動。



就算澳大利亞現在開足馬力挖礦,最後還得把礦石運到中國來加工,繞了一大圈不還是回到原點?這十億美元扔進去,更像是給澳大利亞的"安慰獎",根本解決不了美國缺稀土加工能力的核心問題。


這邊美澳協議的余熱還沒散,川普又把目光投向了哈薩克斯坦的巴庫塔鎢礦項目。

這個礦確實有點來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仍是全球最大的露天三氧化鎢礦產資源量礦,可信礦石儲量有6840萬噸,預計2025年4月開始一期商業生產,2025年目標采礦及礦物加工能力是330萬噸鎢礦石。

川普打得算盤挺好,打算讓美國政府掏錢給自家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用"非常規"方式去競標。

可問題是,就算美國企業真把開采權搶到手了,後續的加工提煉怎麼辦?佳鑫國際計劃到2027年才建設深加工廠房生產仲鎢酸銨(APT)及碳化鎢(WC),這期間挖出來的鎢礦難道要一直堆著?


再說了,深加工技術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中國在鎢加工領域的技術積累同樣深厚,美國企業就算拿到礦,沒有核心加工技術,最後生產出來的產品要麼成本高得離譜,要麼質量根本沒競爭力。

這不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嗎?

川普可能真以為砸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可稀土產業鏈的構建哪有這麼簡單。中國在稀土領域的統治力可不是靠運氣來的,是幾十年技術投入和積累的結果。

這種統治力不僅體現在產量上,更體現在全產業鏈的技術優勢上。在資源儲量方面,中國占全球38%,而且在高精尖制造中至關重要的中重稀土(以鏑、鋱為代表)僅在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少數國家有分布,這本身就是天然的優勢。

在開采技術上,中國遙遙領先;在中下游領域,產業鏈配套齊全。現在全球近50%的稀土消費都用在磁材上,而中國的釹鐵硼產量已接近全球的90%,高端釹鐵硼產量也接近全球總量的60%。

這些數據不是憑空來的,是中國企業一家家、一代代幹出來的,是靠無數技術人員的研發積累出來的,不是美國政府發個行政令、扔點錢就能追上的。
1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4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水.教.士.二] 2025-10-25 07:40
    說實話了,真滴不知道怎麼處理!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