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占道晒粮的农民遇见无人驾驶车,互害社会的未来在哪里?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几天看到几个视频,河南等地的农民在公路上晒麦谷或花生,某快递公司的无人驾驶车在路上送货,因为无法辨别而碾压过去,被农民试图拦截。


一方是“听不懂人话”又无法辨别路面情况的无人驾驶运货车,一方是不熟悉无人驾驶原理的农民,场面相当戏谑,被不少网民当成笑料。也有不少人提出批评,或认为无人驾驶这个人工智能目前还相当“智障”,或认为在公路上晒农作物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但对司机与行人造成不便,还容易催生事故。有些网友还贴出照片或资料,指某些地方的农民在被晒农作物周围摆上钉板,如果车子不留心碰到,轻则爆胎,重则出现严重事故。

还有一些讨论相当严肃,值得赞赏,比如某大学的法学老师就将之作为讨论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法律分析。仅仅看公众号里呈现的一段段学生看法,就让我受益不少。


老师提供了两个案例——

【案例一:无人驾驶快递车碾压占道晒粮引发争议案】

2025 年 9 月 14 日,一位大妈在双向四车道公路占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晾晒花生,并设置障碍物围挡。期间,顺丰无人驾驶快递车未绕行避让,径直碾过花生区域,全程播放安全提示语音但未采取规避操作;大妈见状用双手强行阻拦无人快递车,引发争议。此事折射出传统农村习俗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矛盾,也引发对无人车路权与责任认定的思考。

【案例二:河南焦作占道晒粮致人死亡案】

2022 年 9 月 25 日下午,农民陆某在温县一条公路的非机动车道晾晒玉米粒,并用帆布带(一头绑北侧树干、一头绑南侧绿化带小树)设置临时“隔离带”圈定晒粮区域。9 月 26 日上午,17 岁的王某骑电动自行车行驶至该路段时,被帆布带拦截脖子后摔倒,因颅脑损伤死亡。警方认定此事为刑事案件,2023 年 1 月陆某被批准逮捕。

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传统农村习俗中道路晒粮看似习以为常,但实际公路晒粮行为不合法。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中习俗与法律的冲突?在法律具备合理性的前提下,为什么这种明知故犯的现象普遍存在且难以根治?当一种技术出现,开始“严格执行”法律时,其社会代价由谁承担?当无人驾驶车辆遭遇违法占道障碍时,其“径直碾过”且不主动避让的行为,应被视为合法路权下的正常通行,还是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的过错?若造成占道人财产损失,违法在先的晒粮者是否应自行承担全部损失,还是智能驾驶系统的运营方也需因“未能避让”承担部分责任?


有同学认为农民没有法律意识,默认该行为合理,熟人社会缺乏公共意识,不会觉得道上会走外地人,认为熟人可以谅解自己的行为。也有同学认为农村没足够地方供农民晒粮,被迫占道晒粮,而且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潜规则,导致执法无法进行。

图片

我也在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之一,会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呢?我的倾向是互害社会。


我一向热衷探访古村落,秋季时常遇到晒谷或晒其他农作物。有一些古村落,村前广场十分空旷,可以直接晾晒,也有一些地方会将农作物摊开在路上,若是原本只有两车道的狭窄村道,就会相当麻烦。但像这样的事情,当地政府不会真正去管,除非出了严重交通事故,比如上面提到的案例二。一些地方的农村缺乏晾晒场地,当地政府也并未解决。

在缺乏治理状态下,互害社会局面由来已久。因为资源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治理缺位,常识、逻辑和文明教育也统统欠缺,所以人们习惯不守规矩,爱钻空子,一心占便宜,但最后谁也无法得利,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快递无人驾驶车更像一个隐喻:人工智能时代遭遇互害社会,其实同样寸步难行,互害社会的局面,不以技术为转移。

所谓互害社会,指社会成员普遍不遵守公共规则、各自为政、为短期利益破坏公共秩序,以致公共资源与安全受到系统性侵蚀,个体行为互相抵消、恶化,最终导致整体福利和幸福感下降。它呈现的是规则执行弱化、投机钻空子习惯化、执法选择性或懈怠、公共治理与私人权益的失衡。

占道晒粮就是典型例子,长期以来,农村晒粮占路是既有生活方式,也与缺乏晒粮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地方执法多为容忍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规则形同虚设,形成不成文惯例。时间一长,更多人复制这一行为,公共道路被“私占”成为事实上的常态。即使是心存公德的农户,看到他人占道晒粮不受惩罚,就会形成“大家都这样做”的合理预期,不愿再付出遵守规则的成本,认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甚至为“抢地盘”而发生纠纷。个体不愿承担最先改变的成本,即使有晒谷场,只要距离比公路稍远,人们也不愿去。

对于农户来说,他们长期以来都并不在乎“互害”的结果,因为互害外化成本存在着不对称:晒粮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户,而风险和成本(交通拥堵、事故、无人车损毁、行人受伤)则由路上所有使用者承担,包括过路车辆、骑行者等。也正是这种无视,反而放大了互害效果——交通隐患越来越严重,有时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施害者也难逃法律制裁。也正是放任占道晒粮,在无人驾驶时代到来时遭遇了冲击,农户终于直接体会到了互害的滋味。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