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央视下场了!北京整肃户晨风 内幕流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大陆央视一档法治节目星期三(11月5日)以专题节目的方式痛批“民生网红”户晨风,这意味著户晨风的性质已经被彻底定格。与另外一名关注中国升学教育的网红张雪峰不同,在中共四中全会结束后的几天,他奇迹般复出了。


户晨风早年以街头采访起家,他最早的一份工作是在江苏干车辆修理工,学历也只有高中学历。看似这样一个从基层出身的普通人,若是在西方社会参政,想必会成为政客们助选的最佳票源。

制造尖锐对立议题,煽动群体情绪


大陆央视在节目中称“户晨风通过制造尖锐对立议题,煽动群体情绪,贩卖焦虑来博眼球和流量,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事实上,翻阅中国社交媒体,很多类似的擦边账号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那些都是一些很小的流量,就像是有人在北京国家信访局门口拍摄一段上访排队的视频,配上一段沈闷的音乐,立刻就会吸引几万的点赞和各种被官方认为的“阴阳怪气”的评论。这样的现象中国网信办称之为“大搞负面情绪”。

户晨风的视频风格更像是一种“街头哲学”的表达,通过采访一线工人或者是底层民众,用现有的主流议事规则放大民众的焦虑心理,从而挑动阶级对立,这种叙事看似幽默,实则是被官方认为有意“放大社会阶层裂痕,制造财富歧视”。当然,在翻阅他过往的视频中也会发现,一些年轻的富二代也会加入他的视频直播连线中,从而让观众有一种“误闯天家”(指的是普通人看到有钱人真正的生活那种落魄感)的感受,从而为其增添更高的流量。


这种局面在如今是不允许的,尤其是在中共四中全会之后,官方对舆情治理愈趋严苛。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燕志华在受访时表示,在政治层面来说,舆论被称为民意的“皮肤”,很容易从中看到民意民心的变化。在当下网络舆情频频爆发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舆论和舆论引导工作,这背后其实一种“民主的过程”:由此前以权力为中心,慢慢走向以民生、群众所思所想为中心,从而达成官民双方的良性互动。




大陆网红户晨风(翻拍自YouTube)

出身底层成叙事网红博取流量的关键

出身底层的普通人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能赢得更多人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群体间的“共鸣”,更像是为底层民众找到一个可以发声“嘴替+“。

燕志华还表示,“网络人物更多出身平民,是平民英雄,他们的出现必然更多是表达愤怒,发出阶层的声音,由此产生『自下而上』的倒逼力。这使得他们对于社会秩序会天然带来冲击力。”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