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纽约新闻: 纽约沦陷!中共"杜鹃鸟战术"再现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马姆达尼与杜鹃鸟计划


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加入DSA(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之后,几乎是一夜成名。这个曾经默默无闻、只在大学校园和学术圈活动的小众团体,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拥有超过8万5千名活跃成员的全国性政治力量。其公开目标直截了当——“废除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由民主运行的经济体系。”

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却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街头革命。


他们不再像上世纪的激进左派那样高举红旗、冲击国会、占领广场,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隐蔽、更加阴险、也更具“智慧”的手段——杜鹃鸟式的渗透。

在自然界中,杜鹃鸟是一种天生的欺骗者。它从不自己筑巢,而是将自己的蛋悄悄放进别的鸟巢里,让毫无戒心的养父母去孵化、喂养。当那只伪装的雏鸟渐渐长大,力量足够时,它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巢中真正的主人——那些无辜的小鸟,一只一只推出巢外,直到整个巢穴只剩下杜鹃鸟的家族。

这正是DSA所采用的政治模式。他们在各地民主党支部中安插人手、渗透竞选团队、操控青年组织,以改革之名行革命之实。

他们并没有公开宣称要推翻民主党,而是伪装成党内的“进步派”,用“社会正义”“平等”“反种族歧视”“经济公平”等听起来正当无比的口号,赢得年轻人和理想主义者的支持。

民主党以为这些年轻的“进步派”只是带来新鲜血液时,他们早已在内部孕育出一场静悄悄的政变。

以色列揭秘杜鹃鸟战术

越来越多的地方议员、众议员候选人、媒体舆论领袖,开始引用DSA的语言体系——“财富再分配”“系统性不公”“无产阶级代表”“社会化医疗”“全民住房”——这些概念逐渐从学术口号变成了政治纲领。民主党的羽翼正在被替换,而它还以为那是自己的新生力量。

以色列的一个支持组织“金丝雀使命”曾制作过一段令人警醒的视频,用极为形象的比喻揭示这一过程——他们称之为“杜鹃鸟战术(Cuckoo Strategy)”。在他们看来,DSA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团体,而是寄生在民主党体内的“意识形态病毒”,正通过党内提名、地方选举、青年动员、社交媒体宣传等渠道,逐步改写美国政治的基因。这并非危言耸听。

短短几年间,DSA的成员已经进入美国国会、市议会、教育委员会乃至司法体系,摇身一变成为“体制内改革者”。但他们所推动的改革,指向的不是自由与平衡,而是权力的再集中与财富的再分配——用政治正确与道德感召掩盖制度性侵蚀。


就像那只杜鹃鸟,最初看似无害,甚至被当作“盟友”悉心哺育。当它羽翼丰满之时,真正的主人才惊觉:原来自己的巢,已经被别人占领。

事实上,历史从不缺少“杜鹃鸟”的故事。

国民党被中共窃权

中共当年崛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典型的“杜鹃鸟战术”(Cuckoo Strategy)的成功演示。


大家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原本是推翻清帝、建立共和的中坚力量。它的组织、军队、乃至政权体系,几乎包容了当时所有反帝反封建的力量。

而中共最初不过是寄生在这棵大树上的一根藤蔓——它没有土地、没有军队、没有独立的财政,甚至连合法身份都靠国民党的庇护才得以存在。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共以“同为反帝反封建”的名义进入国民党,表面上宣称要“协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革命”,实际上却开始在党内、军中、工会与教育体系中悄悄下蛋。

他们在国民党的青年团、工人运动、农民协会里安插党员,在黄埔军校中培养骨干,在国民党中央宣传系统中塑造舆论影响力。

这一切都以“合作”的名义进行,而悄悄地在私下宣传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理念。而国民党——那只被利用的宿主鸟——还以为这些红色分子是“同志”,是热血的理想主义者。

等到时机成熟,中共孵化出的“雏鸟”已在各地羽翼丰满。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