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斯拉: 美媒称特斯拉FSD存在"双重标准":成功归自身...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北京时间11月10日,据美国汽车网站Electrek报道,特斯拉在其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功与过上一直遵循这么一种模式:成功表现归自身(尽管仍依赖人类驾驶员),出问题时责任在车主。


但是,特斯拉近期推出了更多允许车主分心驾驶的新举措,可能会让该公司在软件出现故障时更难将责任推给车主。

目前,无论是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还是FSD,它们都属于同一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分类。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它们都属于Level 2级驾驶系统。


所有驾驶自动化系统按0到5级进行划分:对于L0至L2级系统,驾驶员对车辆的所有行为负责;对于L3级系统,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负责任的一方;对于L4至L5级系统,车辆始终承担责任。

目前在美国,有一款L3级系统可用,它就是奔驰的DRIVE PILOT,可以在有限条件下让汽车自动驾驶。像Waymo这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属于L4级系统,无需驾驶员,但仅能在特定情境或区域内运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据称类似Waymo,但由于仍配备安全监督员,可以说仍是L2级系统,因为驾驶员仍在车内,只是不在驾驶座上。

然而,特斯拉对FSD的承诺显然将其定位于L5级系统。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多次表示,FSD最终将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完成跨州驾驶,例如你的车在纽约(专题),你可以让它到洛杉矶(专题)接你。

称赞FSD

特斯拉经常宣称其FSD优于人类驾驶员,且安全水平正在持续提升。特斯拉经常公布事故间隔里程数据,对比人类驾驶与FSD驾驶的里程数。根据特斯拉发布的数据,FSD驾驶的安全里程优于人类。

然而,这并非事实全貌,因为特斯拉的数据存在筛选倾向。真正严谨的安全研究应当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外部变量,而截至目前,特斯拉尚未进行此类严格研究。相比之下,Waymo已多次发布由外部机构完成的研究报告。

特斯拉提供的数据与第三方的数据也存在一些差异,后者显示的特斯拉“人工干预间隔里程”相对较短。这个指标被认为是衡量自动驾驶系统接近L4级或L5级能力的关键指标,因为理想状态下,自动驾驶汽车应能行驶数万英里而无需人工干预。


在上周的股东大会上,特斯拉提供了最新数据更新,再次显示FSD驾驶里程内导致的事故远少于其他驾驶模式,但依然未提供符合严谨研究标准的完整数据。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自身数据显示,其安全性在今年有所下降。

事实上,特斯拉提供的所有数据都无法独立说明FSD本身的安全性。由于现行规定要求人类驾驶员必须坐在驾驶位待命,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FSD+人类驾驶员”的双重保障模式。当测试中将人类从驾驶位移至副驾,仅作为“安全监督员”时,安全指标便会急剧下降。

问题怪车主

特斯拉会以积极的视角呈现FSD的数据,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呢?


当涉及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事故发生时,特斯拉往往首先声称事故与其无关,应由驾驶员承担责任。

从技术上讲,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FSD和Autopilot都是Level 2系统,那么驾驶员对车辆的一切行为负责。车主在激活这些系统前,必须在车内签署协议,确认在系统启动后自己必须始终注意道路,并对车辆的行为承担责任。

例如,当佛罗里达州一名开启Autopilot的驾驶员因弯腰捡手机闯过停车标志,导致连环撞车事故,撞上两人并造成一名行人死亡时,特斯拉坚称“驾驶员应负全责”。该案法官虽认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但仍判决特斯拉承担33%的过失,向该公司开出2.43亿美元罚单。

此案判决部分源于马斯克对Autopilot和FSD能力的持续夸大性宣传。经年累月的技术神化,特斯拉已使公众普遍认为其车辆具备“自主驾驶”能力。但是,特斯拉在庭审中辩称,这些宣传言论根本不应作为证据,再次试图将责任归咎于驾驶员,而非Autopilot。

该判决还受到了特斯拉隐瞒关键数据的影响,这与其拒绝将FSD数据提交给第三方进行严谨研究的做法一脉相承。

特斯拉在其他类似案件中均选择在开庭前达成和解,通过支付高额赔偿金避免在法庭上讨论Autopilot的安全性。但是,该公司拒绝就佛罗里达案件进行和解,这可能是一个战略失误。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