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 困在"床伴關系"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與喜歡的人做盡親密事,但你們卻不是戀人關系?相比老一輩人愛說的,“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近年來,許多不想談戀愛的年輕人開始進入situationship(情境關系)。


Situationship曾被收錄進牛津大學出版社年度熱詞。指的是雙方之間可能存在愛情、浪漫、陪伴與性,但因缺乏承諾而始終未能走到“戀人”這一步。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電影《好東西》裡小葉和胡醫生的關系,他們交流情感,發生性關系,但不幹預彼此的日常。


這種關系模式其實早已存在。2022年,在陌生人交友網站Tinder上,就有49%的用戶在個人簡介上添加了situationship的標簽,希望以更少的壓力發展關系。

隨著社交媒體上situationship討論帖的增多,算法推送和網絡社區正成為這種新型關系的孵化器,助推其在年輕群體中的探索和普及。

表面上的輕松自由固然吸引人,但親身體驗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無需擔責”同時意味著“不確定性”的出現,由此帶來的安全感缺失讓年輕人驚覺,自己已經很難從這種關系中輕松抽離。

一、無需擔責的“戀愛”

21歲的小熙首次接觸到“situationship”這一概念是在社交平台上。

大一下半學期,從未有過感情經歷的小熙突然很想進入一段戀愛關系,她好奇人們“談戀愛到底是在談些什麼?”在跟戀愛中的朋友們交流後,小熙認為他們口中的戀愛並不符合她的期待,關系中頻繁的交流、難以避免的磨合、瑣碎的儀式感讓小熙有種被束縛的感覺。

某天,小熙被推送了一條關於“situationship”的帖子,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開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尋找可以進入這種關系的對象,並大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學歷相當、能提供情緒價值、可以接受非正式關系。


帖子意外獲得了大量流量,小熙收到了幾十條私信。經過篩選,她與幾位男生加了聯系方式,並最終與“小B”開始了這段關系。

小B是一名大四學生,比她大幾歲,此前談過三段正式的戀愛。聊天時,小B會在句子中附帶很多語氣詞,發可愛的表情包,這些讓小熙覺得“他非常懂女生的點。”

一次聊天中,小B分享了一件趣事,他高中時曾在筆記本上打造一個“實體版QQ空間”,讓同學們用昵稱在上面“發動態”,甚至還能付一塊錢給他來裝飾頭像。“這個創意讓我覺得他特別有意思”。

這些特質吸引了小熙,雖然他們的關系全程在線上進行,但小熙從未主動向他索要過照片,“我不在乎他長什麼樣,能提供情緒價值就夠了。”




輕松的聊天氛圍和可愛的表情包,讓小熙感受到對方提供的豐富的情緒價值

同樣從社交平台了解到“situationship”的還有青青。今年6月份,剛與男朋友分手的青青偶然刷到了相關的帖子,認為這種情感模式非常適合自己的狀態——既不想孤獨,又希望把注意力放回自我成長上。

青青很快與社交平台認識的一位男生開始了這段關系。聊天中,他們坦誠交換了各自的需求和現狀:男方因早年感情受創,對正式關系持懷疑態度;而青青則剛結束長期戀情,想要不受約束的陪伴。兩人可以說一拍即合。

無承諾、不擔責,是許多年輕人選擇進入情境關系的重要原因。

華南師范大學學者許紀霖曾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提到,“大家活在表層,太累了,也不願意去追求深沉的東西。連投資也講‘輕資產’,人際關系是淺層交往,親密關系也變成了臨時性狀態的伴侶。”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