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種早餐恐引來70%慢性病 你可能每天都在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凌晨六點半,小劉像往常一樣被鬧鍾叫醒。她今年38歲,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手底下帶著十幾號人。


為了趕地鐵、打卡、回郵件,她給自己定的早餐時間永遠不超過五分鍾:一杯速溶三合一咖啡,兩片白吐司抹草莓醬,再順手抓一把女兒吃剩的膨化麥片。她覺得這樣"有甜有鹹有咖啡",已經算可以了。

直到上個月,公司組織體檢,報告出來,她愣住:空腹血糖6.8 mmol/L,甘油三酯2.3 mmol/L,BMI 27.8.頸動脈裡還冒出兩枚0.4 cm的小斑塊。醫生說:"這可能跟你平時的飲食營養不夠均衡有關,現代人很多得了‘隱性饑餓’。"


“隱性饑餓”是指人體因營養不平衡或缺乏某種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從而產生的隱蔽性營養需求饑餓症狀。研究表明,約70%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等)與隱性饑餓密切相關。

她琢磨了半天,才意識到有可能是"省時早餐"帶來的健康隱患。

01

早餐常見缺少四大營養

讓慢性病趁虛而入

1. 缺少膳食纖維

白吐司、蛋糕、酥皮點心經過精磨,纖維所剩無幾。長期低纖維會延長食物殘渣在腸道停留時間,增加結直腸息肉風險;同時可溶性纖維不足,膽固醇吸收增加。

2. 缺少優質蛋白

很多"快手早餐"以碳水為主,缺乏蛋白。上午十點左右血糖下降,大腦發出"餓"信號,促使午餐過量進食,長期造成胰島素負荷過重。


3. 缺少健康脂肪

人造奶油、植脂末含反式脂肪,既升高LDL-C,又降低HDL-C;而ω-3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攝入不足,血管內皮炎症難以修復。

4. 缺少維生素D、鈣、鎂

牛奶不喝、堅果不吃、深綠蔬菜缺席,導致鈣鎂攝入偏低,血管平滑肌易痙攣,血壓波動大;維生素D缺乏又與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相關。




02

不吃早餐行嗎?

很多人以為不過是餓一會兒,中午多吃點就能補回來。可連續省略早餐,身體並不會“算總賬”而是“按時段計息”。

研究觀察到,跳過早餐的人午餐後血糖峰值平均升高25%,胰島素峰值升高30%;胰島β細胞被迫加班,5—10年後功能衰竭和2型糖尿病風險明顯加大。

空腹時間過長,膽囊缺乏食物刺激,膽汁滯留,膽固醇過飽和,容易結晶成石——臨床統計顯示,長期不吃早餐者的膽囊結石患病率是規律吃早餐者的2.3倍。

清晨血小板聚集力高、皮質醇水平高,若缺少早餐中和應激反應,交感神經持續興奮,血壓驟升,9—11點的心梗、腦梗發生率隨之抬高。大腦幾乎全靠葡萄糖供能,省略早餐讓記憶測試得分下降15%,工作錯誤率增加25%,情緒也更易煩躁。

除此之外,空腹狀態下的低水平炎症因子(如IL-6、CRP)會全天徘徊在高值,加速血管內皮損傷;胃長時間空置,胃酸直接刺激黏膜,久而久之胃炎、胃潰瘍的風險也悄悄上升。換句話說,省掉的早餐時間,未來都可能變成跑醫院的次數。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