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俄羅斯: 俄羅斯已淪為中國的"小伙伴",甚至是"附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今天的國際舞台上,中國俄羅斯的關系備受關注。在本次國際縱橫節目中,我們來看看法國資深外交官、曾經是法國駐多個國家大使的歐亞問題專家皮埃爾·安德裡尤(Pierre Andrieu)是怎麼看待中俄關系的。


安德裡尤近日在法國世界報上表示,如今的俄羅斯在經濟和戰略上高度依賴中國,甚至已經是北京的“附庸”了。這說法聽上去有些尖銳,卻也折射出現階段中俄關系的深層變化。

1950年:中國“小弟弟”


先回到歷史,安德裡尤表示,毛澤東於1950年2月與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簽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一正式的聯盟使當時弱小落後的中國處於“小弟弟”的地位,並在政治和經濟上依賴於強大的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

但這段經歷在中國記憶裡並不好受,毛澤東對斯大林的強勢壓制心懷不滿,最終在1950年代中蘇決裂。至於同盟條約,它在1980年到期後並沒有續簽,並在2001年被一份不包含任何聯盟條款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所取代。該條約於2021年續簽,促成兩國建立了符合雙方各自利益的穩固的伙伴關系。雙方強調合作,但不是盟友,各自保持戰略獨立。

21世紀:俄羅斯淪為附庸國

進入21世紀,在經濟層面,俄羅斯中國供應能源和資源,中國俄羅斯出口工業制成品。尤其自俄烏戰爭爆發、俄國遭遇西方制裁後,莫斯科對中國市場更加依賴,兩國貿易額已飆升至兩千多億美元。但這也意味著 力量對比進一步傾斜:俄羅斯的GDP只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經濟結構又高度依賴能源出口,使其在對華關系中逐漸處於弱勢。如今俄羅斯已淪為中國的“小伙伴”,甚至在一些觀察家看來,俄羅斯已經淪為了中國的附庸國。




與此同時,中俄合作也包含地緣戰略與意識形態的內容:兩國都反對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都希望減少西方的影響力。川普政府的貿易戰更促成了兩國在政治認同上的靠近。然而,北京與莫斯科的立場並非完全一致。中國始終避免公開號稱軍事同盟,也不願越過國際法紅線;中國需要與西方保持一定溝通,以確保自身經濟穩定與全球貿易空間。因此,所謂的中俄“無上限友誼”聽上去響亮,但實際上處處有限。

歷史陰影


歐亞問題專家皮埃爾·安德裡尤還提到了兩國關系裡的歷史陰影。19世紀沙俄擴張的時候,奪取了100萬到200萬平方公裡的清朝領土,中國對這些歷史糾葛並沒有真正遺忘。雖然現今中俄已經通過協議劃定邊界,但這些隱患仍可能在未來成為潛在裂縫。再加上技術差距與經濟失衡,中俄友誼的背後也隱藏著互不信任。

中俄的目標不同

皮埃爾·安德裡尤還指出,中俄的目標是不同的。俄羅斯普京的領導下試圖重新塑造昔日的帝國榮光,通過入侵烏克蘭來恢復其勢力范圍,不惜破壞國際規則,也頻繁挑釁歐洲中亞國家。而中國的目標則更多的是恢復19世紀之前的影響力,中國的方式並不是徹底推翻現有體系,而是希望創建一個自己能起主導作用的多邊秩序。北京主要依靠經濟實力推動“一帶一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同時增強軍事實力,為未來統一台灣做准備,並在必要時與華盛頓對抗。

中俄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是:中國台灣和南海外,沒有其他領土主張;俄羅斯則把周邊國家視為恢復影響力的舞台。中國以“親俄的中立”立場為幌子,在不承認莫斯科對烏克蘭領土吞並的情況下,支持俄羅斯烏克蘭的行動,以防止普京政權垮台,而不是為了支持俄羅斯的擴張主義。對北京而言,最可怕的局面莫過於俄羅斯聯邦的解體,這會讓其北部邊界面對不受控制的無政府狀態實體。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