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AI数据中心耗光硬盘 全球存储大缺货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为了追逐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全球的数据中心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厂房建得比设备到货还快,连最基础的存储硬件都跟不上脚步。过去几个月,DRAM价格翻倍已经让人头疼,而现在情况更进一步。据《电子时报》报导,企业级机械硬盘的交付时间已经被推迟整整两年。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现在下单购买大容量硬盘,必须等满24个月才能拿到货。机械硬盘是近线存储的核心,但AI的钱不会等人,云计算巨头只好把目光投向QLC NAND固态硬盘。QLC虽然寿命不如TLC,却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撑起冷数据的存放需求。

但当所有人一拥而上,新的缺口又出现了。北美和中国的云服务商都在抢购QLC NAND,这让全球SSD供应链紧绷起来。许多中低价位的消费级固态硬盘依赖QLC降成本,一旦被“挤兑”,就可能迎来全面涨价。报导还透露,一些晶圆厂的QLC产能已经被预订到2026年。


如果局势继续沿着这条轨迹前进,QLC的市场占比将在2027年初超越TLC,成为主流技术。这并非小范围的调整,而是整条产业链的结构性转向。消费市场也能看到这种波动,比如Sandisk最近把NAND价格提高了50%。就在两个月前,他们还只是暗示要涨10%。

这场储存与内存的双重缺货几乎没人预料到。真正让人意外的,是涨价的速度如此迅猛。上个月,Adata的董事长还透露情况将继续变糟,而现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DRAM和NAND厂商都把产能优先卖给出手大方的AI客户。过去还能留出两三个月的缓冲产能,现在只剩几周。企业账面上的数字迎来多年来的“最亮一刻”,但消费者又一次站在了供应链的末端,被迫面对新的科技产品涨价潮。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它像潮水,有时奔涌,有时退却,但每一次涌动都在悄悄改变生活。未来几年,存储世界可能迎来一轮重塑,而今天的硬盘荒,只是海平面刚刚抬起的第一厘米。



(示意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