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说服农村父母补缴社保,一场养老的家庭"战争"。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两年来,不同省份相继更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收窄一次性补缴的空间。在安徽,一些地方通知了补缴可能截止的消息;佛山市规定,于2025年3月1日起停止执行原一次性补缴政策;海南省明确将最后的窗口时间定在2025年12月31日。

根据这些政策,此前从未缴纳社保或中途断缴的农村居民,可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过了截止时间后,首次参保已经超过45岁的,以及存在欠缴年度的,如果没有及时补缴,在60岁时无法满足累计缴费满15年,只能往后逐年续缴至65岁以满足年限。换句话说,就是要再“熬”5年。


这牵动了许多在异乡漂泊的年轻人的神经。在社交平台刷到信息后,他们开始紧张起农村父母的养老来。他们的父辈主要是1960年代或1970年代初出生的人,临近退休年龄,年轻时常年在外打工,因时代所限,没有被纳入完善的职工社保体系,有些连基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没缴纳过。

父辈从城市的缝隙穿行而过,年老时,沉重的现实压力转移到子女身上。这群年轻人希望能赶在“最后的窗口期”内,为操劳半辈子的老人按尽量高的档次补缴养老保险,让他们能在晚年有份保障。

文丨殷盛琳 孙然

编辑丨王一然




今年春天,小妍偶然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消息:有省市已经停止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一次性补缴。她赶紧去向安徽农村老家的基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对方告诉她,大概率今年年底当地也会截止了。


最后的“窗口期”在即,小妍赶紧把给父母补缴社保的事儿提上了日程:她的父亲今年5月1日就满60岁,妈妈是明年3月。这些年,父母从未有过正式的、体面的工作,始终辗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做零工。虽然从2011年就开始缴纳社保,中间没有断掉,但之前许多年,父母都是按照最低档缴纳的,“个人账户里的钱很少。”小妍说,按照现行规则测算,他们最后能拿到的养老金非常微薄。

父母刚开始缴纳社保那会儿,小妍才刚上大学,对五险一金的重要性几乎一无所知。她只记得,那会儿家里要重新盖房子,经济上比较拮据,父母在这种没有即时性回报的“投资”上向来兴趣不大。

直到工作稳定后,最近四五年,小妍才开始接管了为父母缴纳社保的任务,每年为他们按照2000元的档次缴纳。之前每到缴费时,小妍会把钱通过微信转给村大队里一个负责社保事项的基层干部,对方缴纳至系统后,再把电子回执单发给她。

但同样年轻的基层工作人员对政策也不完全了解,小妍说,她是因为补缴的契机,钻研起当地社保政策的细则,又给区里的税务局打了咨询电话,才后知后觉错过了缴纳每年“子女资助”的6000元额度——而这部分一旦错过就不能再补缴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