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这种首饰泛滥 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1月23日,大陆“廉价首饰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中国产金银饰品安全的担忧。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曝光的问题早已长期存在,但中共各级部门监管无作为。


劣质耳钉镉元素含量超标9000多倍

《广州日报》、《齐鲁晚报》和《新京报》等多家陆媒周一(11月24日)报道,从线上线下20家商铺随机采购21件样品送检,结果令人震惊:21件样品中17件镀层厚度不达标,一款“镀银”手镯银镀层仅0.24微米,远低于标准2微米,差距超8倍;一款“镀金”手镯金镀层仅0.03微米,远低于标准0.5微米,差距达16倍。


更令人震惊的是,来自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虽然明确标注了这个耳钉是S925银,但经过检测发现这副耳钉表面主要成分元素跟“银”没有丝毫关系,主要成本竟然是一级致癌物镉,而且镉元素含量超标了9000多倍。

S925银是国际上通用的银制品纯度标志,表示银制品中纯银的含量为92.5%,剩余7.5%为其它金属。

上海市质检院有限公司轻化所检测室主任左莹对陆媒表示,“镉是一种一级致癌物,在人体里面长期累积,不容易代谢,长期暴露会引起癌症的风险”,而“这款饰品镉金属的含量达到了9.28×10的5次方毫克每千克,相当于是92.8%镉含量。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饰品中镉的含量小于等于100毫克每千克。”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接诊多名患者,因长期佩戴合金饰品出现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过敏炎症反应,经医生确诊,为“首饰性皮炎”。该院医生介绍,首饰性皮炎的发生与饰品的材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镍、镉等重金属成分,这些物质常常是导致过敏的罪魁祸首。

此外,在广州、长沙、安徽等地的饰品批发市场,发现手镯、项链等饰品价格低廉,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不少饰品以“堆”为单位批发,单价多在十几元至二百元之间,部分耳钉批发价低至1元。


金银首饰重金属超标问题长期存在 未见当局监管

这次曝光的金银首饰有毒重金属超标、金银含量不达标的问题并非个案,而是早已长期存在,但中共各级部门监管失效。


《上观新闻》10月27日报道,浙江杭州国际珠宝城的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发现,部分“沙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光明日报》8月11日报道,记者将身边19件首饰送往武汉一家珠宝店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印有S925钢印的银链,银含量仅13%;其中一根银链实为白铜;三款号称925银针的耳饰,一款为铁,一款为铜,仅一款是银。

今年8月初,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对中国市场上8款宣称“925银”的耳环饰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6款实际上为铜合金,且有镍、镉、铅等重金属严重超标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款假银饰品,镍释放量超标61倍,镉含量超标1,179倍。

一位自称在珠宝圈从业十几年、做银饰6年的网民,以银饰品匠人“壹芳派叶友刚”的身份发文,披露了假银饰的特征,以及消费者容易遇到的各种“坑”。

文中指出,假银一般包括两类:其一,以白铜、钛钢、不锈钢电镀、其它合金类金属等冒充,不仅根本不含银,往往还含有重金属;其二,含银量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却冒充“纯银饰品”售卖。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