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真正的百年变局:这些巨头去中国化加速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墙内自媒体罗Sir财话:这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7年12月,川普在《国家战略报告》中,首次将中国明确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一定义也标志着中美关系从合作走向系统性竞争,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关税、技术和地缘博弈的起点。

随后,2018年川普就对中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打响了贸易摩擦的第一枪;此后,双方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到了2021年1月,美国又提出了全球供应链“去中化”概念。拜登签署《美国供应链安全规则》,明确将中国列为美国“外国对手”的第一位,并启动关键技术领域的“去中化”战略。

短短一年后,也就是2022年4月,美国会再次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进一步强化在全球产业链中推动关键技术“去中化”。

再然后就是2025年7月,美日澳印四国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会议上联合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明确将中国作为主要应对目标。

到今天,就连一向支持全球化的特斯拉,也要在美国汽车工厂中,开始供应链“去中化”了。

最近,根据华尔街的爆料,特斯拉已经要求其供应商要在未来1-2年内全面替换美国生产车型中的中国产零部件,这一举措也意味着特斯拉要在供应链上进入加速“去中化”阶段。

除了特斯拉之外,另一家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最近也同样对数千家供应链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通用汽车已经向数千家供应商下达指令,要求2027年前彻底清除北美生产车辆的中国产零部件。




除了汽车行业,最近餐饮行业也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第一是星巴克的本土化策略调整,将中国市场零售业务最多60%控股权出售给了本土私募机构,这其中当然也有竞争市场激烈的因素,但地缘局势的影响,有没有呢?

很难说。

除了星巴克汉堡王也因为经营不善宣布卖出自己大部分股权。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巧合,但又不是巧合。

单以时间线来看,从2017年底到今天,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没有太多的变化,该有的关税争议仍然存在,然后就是多了一些技术上的出口壁垒,仅此而已。

但实际上,扒开这份表面稳定背后,真正的变化仍然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最大的变动,其实就是来自民间的投资

美国2017年到2024年对华投资分布图中,已经很容易看出变化。2017-2024年整体是呈下降趋势的,2023年倒是有短暂回升,但和2017年相比,仍然有所差距。

这也能够说明一点,那就是总体来说,美国自2017年底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2021年提出要供应链“去中化”之后,美国就一直在这么做。

类似的案例其中有很多。例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对在美国本土及友好国家生产的电池、关键矿产材料给予高额补贴,直接重塑了全球车企的供应链决策逻辑。

该法案也明确要求,至少40%的关键矿产需要来自美国或与其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且这一比例还会逐年上升。

另外随着2026年即将到来,届时川普在中期这个关键时刻,也可能推出更激进的贸易措施,双方的风险还会加剧,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当下美国两大汽车工厂开始要求供应链要“去中化”。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